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张伯礼

半月刊

1001-1668

jtcmcn@188.com

010-64013162,64014411-304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医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建国以后我国中医药学术界创刊较早、发行量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的正确办刊方针。本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卷首语

    张伯礼
    1页

    文明互鉴背景下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王永炎范逸品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学需要不断汲取近现代科技文明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既要精通中医经典典籍以夯实理论根基,又要博览群书以延伸拓展学术视野;要将中医传承和创新与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相融合,深究中医药学术经验与临床实践的本质内涵;要重视中医原创思维的传承,回归原象创生性与流动转化性,以象思维为主导结合现代复杂系统科学前沿方法学阐述中医学的天人相应、五运六气、体质禀赋、形神兼备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必须立足前沿,紧跟现代科技文明发展的新趋势,认真找准学科发展的"痛点",牢牢抓住改进的着力点,求索学术研究的闪光点.敢于质疑提出新见解,构建新概念,创立新学说,转变基础理论原创力薄弱的局面,创新丰富中医药学与时俱讲的内涵.

    中医药学文明互鉴传承创新原创思维象思维

    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定义、框架与内涵

    王琦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理论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前提,是策应外部环境与自身发展困难的根本方法.中医现代化是在保持自身主体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伴随现代科技进步,使整个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具有现代科学水平的科学体系.在当代中医学术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提出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定义,并认为中医现代化理论体系要保持原创、筑牢中医传承之基,明确学科前沿、建立概念体系,形成开放系统、多学科兼容,纳入证伪研究、自我更新系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现代诠释,更新话语体系.

    中医理论中医现代化原创思维

    第六届岐黄论坛概览

    张霄潇庞博李奕陈俊峰...
    13-16页

    中药新药研发用临床需求清单(第一批)

    张霄潇路遥侯炜朱明军...
    17-25页

    林毅病-证-症结合辨治巩固期乳腺癌经验

    赵新月王桂彬司徒红林林毅...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林毅教授运用病-证-症结合思想分型辨治巩固期乳腺癌的临床经验.认为乳腺癌巩固期以正气亏虚为根本病机,在治疗中强调识病为本,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常以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汤等为基础方健脾益肾扶正,辅以白花蛇舌草、薏苡仁、莪术等祛除癌毒.认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生物学特性对中医辨病辨证论治有重要意义,故临床多结合乳腺癌的分子亚型进行辨证选方:针对性激素受体阳性者,以补先天、益肾精为要,方以自拟白花芪杞汤加减;性激素受体阴性者,当以健脾补肾为先,重在健脾,方以白花芪苓汤加减.同时提出需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清主次,病症相兼结合对症用药,并参考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进行针对性用药.

    乳腺癌名医经验林毅

    彭清华运用甘守津还法治疗干眼经验

    李江伟姚小磊邓杰齐同飞...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彭清华教授运用甘守津还法辨治干眼的临证经验.认为中土不足、津伤化燥是干眼的重要病机,以甘守津还为基本治法,用药以甘味药物为主.主张以白扁豆、茯苓、薏苡仁等甘淡之品健运中土以使气复津来;党参、太子参、山药、炙甘草等甘平之品培土生金以使气行津布;南沙参、北沙参、玉竹、天花粉等甘凉之品养阴增液以生津润燥.如此复津液之源头,助津液之布散,则津液生而不枯,源源不断,为干眼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思路.

    干眼健脾生津润燥名医经验彭清华

    基于张伯礼"湿浊痰饮类病"学说浅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治疗策略

    秦广宁金鑫瑶刘耀远王凯...
    35-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伯礼教授认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核心病机为阳微阴弦,结合"湿浊痰饮类病"学说提出湿浊痰饮类阴邪在HFpEF的各个阶段都能损伤阳气,从而加重阳微阴弦之势,而湿、浊、痰、饮在HFpEF进展恶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故张伯礼教授主张在HFpEF的各阶段重视祛除阴邪、固护阳气,以起延缓阳微阴弦加重之效;提出了"阴邪得祛,阳气得昭"的分期治疗思路;制定了治病求早、祛邪护阳、截断病势、药不远温、兼顾活血的治疗策略,以期丰富中医学治疗HFpEF的理论体系.

    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湿浊痰饮阳微阴弦张伯礼

    基于"因加而发"探讨肺结节"结癌转化"的防治

    刘艺张楚楚尹炳驿毛启远...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加而发"作为《黄帝内经》所载的发病机理之一,将新邪引动故邪致病与新故合邪致病涵盖其中.基于此,认为肺结节"结癌转化"之变实为本元亏虚的基础上,新邪诱发痰凝、气滞、血瘀、毒结等故邪,正气无力驱邪外出,久羁为患,变生癌浊,日久发为癌瘤.故临床在癌毒未成、癌毒氤氲、癌变已成3个阶段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透、散、补、和、化六法,标本兼顾,将肺结节治疗窗口前移,攻邪于毒未鸱张亢盛之时,扶正于正气尚未衰败之际,延缓肺结节癌变进程,为中医防治肺结节"结癌转化"提供思路.

    肺结节治未病结癌转化因加而发

    中成药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法(一)——中成药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梁宁晏利姣张钰菁张福强...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现象日益突出,使得中成药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中成药指南")需求逐渐增加.为了解中成药指南的最新动态和存在的问题,推动中成药指南发展,在系统介绍中成药指南概念、总结"以药为纲"和"以病/证为纲"两种中成药指南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梳理中成药指南制定和报告的方法学现状.基于当前中成药指南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中成药指南质量提出三点对策:一是明确中成药指南目标用户和范围;二是建立公开透明的流程机制;三是编写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的推荐意见.

    临床实践指南中成药指南制定方法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