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针织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针织工业
针织工业

邓淑芳

月刊

1000-4033

zzgybjb@yahoo.com.cn

022-27382711 2738502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鹊桥路25号

针织工业/Journal Knitting Industri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针织工业》是目前全国针织行业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被推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多次被评为国家纺织工业局优秀期刊和天津市优秀期刊。《针织工业》创刊于1973年,多年来,为促进我国针织工业发展,加强针织工业科技信息交流,本刊密切注视国内外针织科技、针织生产方面的发展动向,大量搜集和报道了针织及染整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情况。对行业的实用技术、技改经验进行了推广。交流了许多企业的管理经验,同时也注意到相关行业的发展对针织行业的推动作用。《针织工业》的读者对象为针织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大专院校师生,及针织机械、针织原料、染整机械、染化料助剂、纺织品贸易等针织相关行业的有关人员。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定阅。凡于当地邮局错过订阅的读者,可直接向本编辑部索取订单。另本编辑部还备有1994年至今的合订本,每年装订为一本,欢迎选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4年一季度针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魏薇张希成瞿静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024年一季度中国针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表明2024年一季度中国针织行业生产营收同比增长,盈利能力稳步修复,出口开局态势良好,内销市场持续恢复.指出尽管当前出口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回暖迹象,但外需改善程度有限,未来行业外贸仍然承压.但同时内部需求有望得到持续释放,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

    针织行业经济运行数据分析行业走势新质生产力

    基于5G技术长丝整经工厂智能化改造

    杨越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5G高带宽、低延时能力,整经设备、AGV采集的大数据可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后台智能分析算法的快速分析,生成业务所需的数据,达到无人化、精细化、智能化生产的要求.根据拓扑图,规划控制层,以便于各模块的功能设计.设计经轴专用AGV小车以及配套的管控系统,对经轴的运输、存储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减少了生产现场人员配置,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规范生产现场管理以及各工序等业务流程化、规范化,合理选择适用的智能化AGV小车、智能机械手以及配套的管控系统,对丝饼的自动挂取、挂丝车的自动运输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规划生产车间功能性区域,在人工作业区域设计人工辅助上料工位和自动上料工位,与智能机械手配合,实现机械手自动挂纱动作.该研究为其他企业旧车间智能化改造、新智能工厂规划提供了有力参考.

    5G长丝整经拼装式纱架AGV小车智能化自动挂纱

    经编用短纤纱技术研究

    叶森林夏风林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当前我国短纤纱经编产品研究现状,为适应经编设备及产品性能要求,研究经编对短纤纱成纱质量要求,从纱线断裂强度、捻度、表面毛羽和延伸性能等方面进行测试.进一步从纺纱方式、前处理技术和经编织造3个方面分析短纤纱经编产品生产技术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再以棉纱在经编产品开发中实际应用为例,分析了短纤纱经编产品应用现状;结合我国经编行业目前所面临应用形势及迫切生产需求,预测短纤纱经编产品逐渐向多样化、高档化和功能化的发展趋势.

    短纤纱成纱质量织造经编产品功能化

    阻燃保暖起绒面料开发

    薛飞何国英孟丹蕊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阻燃面料因为面料编织工艺的问题,存在手感不佳、普遍偏硬、抓绒效果差现象,从而导致保暖性不好、服用性能差等缺点.现阶段各品牌及消费者对于舒适性要求愈发提高,因此市场亟需开发一种具备高舒适性、良好阻燃与保暖性的针织面料.文中重新设计了阻燃针织基本针织织造工艺,并从织造线圈长度、沉降片高度、面料包覆性等方面对针织织造工艺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同时对清洁装置进行了改进,开发了符合项目要求的阻燃保暖起绒面料.

    阻燃保暖起绒面料包覆性清洁装置

    基于可变模板的纬编针织物仿真研究

    李童柯薇胡灏东邓中民...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真实模拟纬编针织物的织物结构样式,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纬编针织物进行仿真.首先利用相对全变分模型对花型图案轮廓结构提取,去除花型纹理部分;然后对提取部分进行颜色聚类,达到织物可织造性;最后将聚类好的图片划分为指定模板大小的若干个固定像素的单元网格,通过对每个像素网格的模拟,接着一次遍历整个图像,最终可得到一个完整的花型模拟图案.文章通过对大量样本图案进行模拟试验,验证此方法可以很好地仿真出纬编针织物的花型效果.

    织物模拟花型拾取颜色聚类模板法

    PMIA纳米纤维膜制备及空气过滤性能

    胡倩袁志清文钰颍张威...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高性能空气过滤纳米纤维材料,以间位芳纶为成纤高聚物,DMAc为溶剂、LiCl为促溶剂,制备间位芳纶(PMIA)纳米纤维膜.通过对其微观结构、孔径、过滤性能表征和测试,探究纺丝时间、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等对PMIA纳米纤维膜性能影响,并据此对静电纺工艺参数优选.结果表明:当纺丝时间为2.0 h、PMIA浓度为12%、纺丝电压为15 kV时,所得PMIA纳米纤维膜纤维分布均匀、平均孔径为2.43 µm,PMIA纳米纤维膜对PM2.5过滤性能约87.5%,过滤阻力为13.3 Pa,在不同情况下保持良好过滤稳定性.

    间位芳纶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工艺参数空气过滤性能

    超细锦纶无胆防绒面料的染整工艺

    陈伟陈波沈俊超沈加加...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锦纶无胆透气面料的轻量化,探讨染色方式、定形工艺、轧光条件等对超细锦纶面料防绒、透气、强力、手感和布面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锦纶无胆透气面料达到防绒效果的染整工艺为:采用经轴染色,在温度为170 ℃、车速40 m/min下定形,在压力为370 N、温度为160℃、车速为30 m/min条件下轧光,可以达到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优等品(≤40根)、撕破强力≥7 N、接缝性能≤4 mm、透气性能≥2.0 mm/s要求,突破了无胆羽绒面料的质量瓶颈,节约了面料,降低了羽绒衣生产成本.

    超细锦纶无胆防绒染整

    PEI@SA微球制备及其对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李志肖远淑李帅单国华...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海藻酸钠(SA)为基材,通过交联法制备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吸附剂PEI@SA,研究其对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采用SEM和FTIR对吸附剂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考察pH值、初始染料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然后对吸附过程进行等温线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PEI@SA对MB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25 ℃时对MB最大吸附量为88.34 mg/g,是未改性SA的10倍.

    海藻酸钠聚乙烯亚胺吸附甲基蓝等温线动力学

    亚麻面料仿旧色彩生态染整研究

    曹颖黄雪红魏张霞曹宗满...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亚麻面料利用自带色素达到表面泛白仿旧色彩和柔软手感的需求,研究亚麻面料表面氧漂、再退煮的工艺处方及条件.结果表明,100%双氧水用量为3.0%、渗透剂JFC用量为2.0%、精练粉TF135A用量为10.0%、汽蒸时间30 min,亚麻面料底面色素保留,色牢度好,表面泛白,仿旧效果好;退煮酶TF-165用量为2.0%、60 ℃处理40 min,面料的毛效为8.18 cm,达到服用要求.

    亚麻仿旧生态染整毛效

    锦纶与改性涤纶织物增白和抗酚黄变一浴工艺

    陈军皮建兵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锦纶与改性涤纶混纺织物常规增白和抗酚黄变两浴法工艺中效率低、资源浪费和异味等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一浴法中温度、时间、冰醋酸和抗酚黄变剂N用量对织物的白度、抗酚黄变等级和异味的影响,并与常规两浴法工艺进行了对比.总结得出最优的一浴法工艺为:酸性荧光增白剂BA267 0.3%,抗酚黄变剂N 3.0 g/L,匀染剂P 1.0 g/L,浴比1∶10,95 ℃处理20 min.结果表明,最优一浴法工艺应用于生产实践,可节约水、电、汽和冰醋酸等资源,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抗酚黄变等级与常规工艺相当,且无异味,满足客户对生态健康纺织品的需求.

    荧光增白剂抗酚黄变剂锦纶改性涤纶一浴法白度抗酚黄变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