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针织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针织工业
针织工业

邓淑芳

月刊

1000-4033

zzgybjb@yahoo.com.cn

022-27382711 2738502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鹊桥路25号

针织工业/Journal Knitting Industri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针织工业》是目前全国针织行业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被推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多次被评为国家纺织工业局优秀期刊和天津市优秀期刊。《针织工业》创刊于1973年,多年来,为促进我国针织工业发展,加强针织工业科技信息交流,本刊密切注视国内外针织科技、针织生产方面的发展动向,大量搜集和报道了针织及染整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情况。对行业的实用技术、技改经验进行了推广。交流了许多企业的管理经验,同时也注意到相关行业的发展对针织行业的推动作用。《针织工业》的读者对象为针织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大专院校师生,及针织机械、针织原料、染整机械、染化料助剂、纺织品贸易等针织相关行业的有关人员。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定阅。凡于当地邮局错过订阅的读者,可直接向本编辑部索取订单。另本编辑部还备有1994年至今的合订本,每年装订为一本,欢迎选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4年上半年针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魏薇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024年上半年中国针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表明2024年上半年中国针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产量同比增长,运营效益持续向好,行业出口延续恢复态势,内销保持稳定增长.指出下半年针织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行业外贸仍然承压,内销方面在短期内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偏弱等问题.

    针织行业经济运行数据分析行业走势景气指数

    医用防护服标准现状与功能性需求分析

    王亚萍白子竹席永忠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与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标准现状,分析对比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的异同,提出工业化防护服向医用化转型的思路.结合工作人员穿用体验,提出医用防护服在号型规格、收口设计、置物袋和标志等方面的结构需求,以及影响舒适性的透湿透气性能、防水性能、等级与洗消程序的功能性需求.最后,提出生产环境友好型、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避免资源浪费,同时期待早日研发出智能化面料以提高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性能与舒适度.

    医用防护服标准结构设计功能性可重复使用

    可重复用医用防护服织物耐洗消灭菌性能研究

    和超伟马咏梅吴鹏飞崔华帅...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织物洗消灭菌前后防护性能、舒适性能及机械性能的变化,分析影响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织物耐洗消灭菌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重复洗消灭菌前后医用防护服织物的过滤效率均在97.0%以上,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能均在6级以上;重复洗消灭菌处理后防护服织物断裂强力有所下降,撕破强力显著降低;透气性能、耐磨性能与表面电荷面密度变化均不明显;重复洗消灭菌后防护服织物抗渗水性能下降,表层织物薄,聚四氟乙烯膜薄,导致静水压值下降;防护服织物透湿率有所下降,聚四氟乙烯膜的厚度是影响透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厚度增加则透湿率下降幅度减小.

    可重复用医用防护服织物聚四氟乙烯膜过滤效率洗消灭菌

    新型三工位贾卡提花技术在经编工艺中的应用

    王盈盈吴越柯薇李照...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人们对花型多样性设计要求,使贾卡组织花型更丰富,文中就贾卡组织局限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文中首先对两工位贾卡技术偏移原理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增加挡片机构,得到新型三工位压电贾卡;其次对三工位贾卡技术选针技术、提花原理及提花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三工位贾卡组织单元特性,根据产生效应,对这些贾卡单元组织形成原理、垫纱方式和形成效应进行详细分析,探究部分特别组织形成的效应;最后对三工位贾卡作为底网组织和主体花型组织时的应用进行分析.

    三工位贾卡偏移原理选针技术提花

    芳纶、海藻纤维复合高隔热针织面料开发

    李美泽方青青齐业雄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藻纤维吸湿透气性好,具有一定的抗菌性,但不耐酸碱,湿强低,纤维间抱合力差,限制了其在服用领域的应用;芳纶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和优异的隔热性能,但吸湿透气性差.文中综合考虑海藻纤维和芳纶的优异品质,辅以棉纤维进行复合纱线的纺制,开发一种具有优异隔热性能,且辅以吸湿、抗菌功能的芳纶、海藻纤维复合功能针织面料,并测试纱线力学性能、吸湿性能以及织物的导热性能.结果表明,芳纶、海藻纤维复合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吸湿透气性,以及高度隔热的特点,适用于消防员服用针织面料的开发.

    芳纶海藻纤维隔热吸湿热湿舒适性

    闪色效果针织面料工艺设计与应用

    陈红娟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进行纬编横向夹色编织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并利用双反面组织、变线圈织物、集圈组织线圈结构的特征,设计一系列具有闪色提花效果针织织物.分析3种针织组织的三维立体结构各部分空间遮盖的特点,结合织物闪色形成的原理,总结不同组织闪色规律.根据图案设计需求,采用不同显色区域、不同组织结构比例分配进行编织,可以形成图案形态灵活、不同角度色彩变化的闪色织物效果.探讨基于不同组织结构的闪色针织面料设计案例,分析其织物风格特点,同时给出在针织服装上应用的建议.

    闪色针织织物夹色编织双反面组织变线圈织物集圈组织工艺设计

    织物结构对CoolMax?针织面料服用性能影响

    潘婷王建萍汪雪乔杨雨卓...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织物结构对Cool Max®针织面料服用性能的影响,以CoolMax®纱线和Dryarn®包覆氨纶纱线为原料,选择3种组织结构(纬平针组织、1+2假罗纹组织和分叉Ⅰ组织)在圣东尼SM8-TOP2型单面无缝内衣机上织造试样.对织物透气性、导湿性、保暖性、透湿性和拉伸回复性进行测试,再分析比较3种组织结构性能差异,最后采用灰色近优评价法综合评价其服用性能.结果表明:3种组织结构透气性差异不大,均具有良好的导湿性和拉伸回复性,保持CoolMax®纤维原本拥有的性能;分叉Ⅰ组织具有较好保暖性;纬平针组织具有较好透湿性;分叉Ⅰ组织的综合服用性能最好.研究结果可为CoolMax®冬季用运动内衣的组织分区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织物结构CoolMax®无缝针织灰色近优评价法

    花型智能设计真丝棉针织物数码印花工艺研究

    王益峰戚栋明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12%桑蚕丝、42%竹纤维、46%长绒棉,并线成9.0 tex(65s)双股纱,用单面大圆机织造成真丝棉针织单面布,经烧毛、丝光、退煮漂、智能设计花型、数码印花、蒸化、水洗、柔软定形、蒸呢、预缩等工序加工制成.探讨了AI智能图案设计,AI智能在线配色把控流行色彩,一键试衣立体仿真展示;喷头工作的区域加装密封舱,解决喷印时飞墨产生的污染;烘干装置和喷印系统分隔成两个空间,既避免喷嘴堵塞,又减少空调耗电量,实现绿色智能化生产.并指出了所得产品质感光滑、贴身凉爽、花型前卫时尚,是一款优良的高档绿色数码印花面料.

    花型智能设计真丝棉数码印花绿色

    阻燃隔热防护面料的泡沫整理制备

    李佳广巩继贤李秋瑾刘秀明...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成本低廉的阻燃隔热面料,替代价格昂贵的高性能纤维面料,对于家庭用消防装具的普及和降低消防服装成本有着积极意义.文中在对无机纳米颗粒材料进行表面结构调控和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的基础上,由泡沫整理实现玻璃纤维织物上黏弹性材料的薄层涂敷,通过对氢氧化铝和玻纤织物的表面处理,在玻纤织物表面应用足量隔热材料时,保证氢氧化铝与有机聚合物材料在玻纤织物表面的耐摩擦牢度和面料的阻燃性能及热防护性能达到要求.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阻燃隔热防护面料,燃烧后碳长2.0 mm,阴燃及续燃时间为0,且没有溶滴产生;面料热防护性能为35.80 J/cm2·s,达到芳纶的热防护水平;面料功能层的干摩为4级,湿摩为3级.

    阻燃隔热热防护泡沫整理玻璃纤维

    抗坏血酸对番茄红素染色性能的影响

    卢声于颖侯江波宋明姝...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番茄红素对织物的染色可行性,以抗坏血酸作为色素稳定剂,用番茄红素对涤纶仿真丝织物进行染色试验,并对染色织物的染色牢度进行评价.利用吸光度值讨论抗坏血酸对番茄红素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染色织物的K/S值和L*、a、b*值研究了染色织物的染色性能,并测定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抗坏血酸能提高番茄红素色素的稳定性,对番茄红素起到护色作用;在染色过程中,抗坏血酸的加入能提高染色织物的K/S值,但过量的加入并不能起到增深的作用;染色织物具有一定的色牢度.

    番茄红素抗坏血酸涤纶织物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