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朱杰堂

双月刊

1007-9734

zzgg@zzia.edu.cn;zhxuebao05@126.com

0371-68252208

450015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中路2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3年创刊,季刊,大16开,112页,定价为:8.00元。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1-1200/ 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7-9734。本学报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高校优秀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全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鼠笼弹性支承刚度的数值仿真及影响因素研究

    周海仑曹刚毅冯祚崐闫玉奇...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准确获得鼠笼弹性支承的刚度特性,对鼠笼刚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研究.首先,对鼠笼进行了网格无关性检验,研究表明,鼠笼条网格和鼠笼条根部圆倒角网格对鼠笼刚度计算结果影响明显.其次,研究了外力加载方式对鼠笼刚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考虑轴承建模时,不同的外力加载方式会使得鼠笼承力端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而影响鼠笼的刚度;考虑轴承建模时,外力加载方式对鼠笼刚度的影响减小,且数值仿真结果趋近于通过刚性域加载得到的鼠笼刚度.最后,设计并搭建了鼠笼刚度试验测试平台,得到了鼠笼刚度的试验值,验证了数值仿真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鼠笼刚度数值模拟外力加载方式

    复合材料壳体结构损伤演化多尺度表征与强度智能预测进展

    杨正伟张言张赛赛寇光杰...
    12-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算力的发展和数值模拟技术的日趋成熟,以跨宏细观参数传递为主的复合材料多尺度表征计算应运而生,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基于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结构损伤演化研究,详述了在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宏观工程弹性常数预测、纤维随机分布代表性体积元高效建模、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损伤演化多尺度表征与强度预测、机器学习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领域应用方面的进展.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复合材料壳体损伤表征多尺度机器学习强度预测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自组网吞吐量优化方法

    刘建强张森林霍帅王毅...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无人机自组网可以为特定地域提供通信服务.无人机自组网中的每架无人机相当于一个路由器,通过无线链路形成一个网络,以实现中继通信的目的.吞吐量是一个重要的网络性能指标,无人机节点的位置对其有一定影响.首先从无人机位置和终端选择两个方面分析了无人机自组网吞吐量的影响因素;其次,建立了无人机自组网吞吐量优化的数学模型;再次,提出了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位置优化算法,使无人机网络的吞吐量最大化;最后,使用Matlab从性能、位置约束半径(PCR)的影响和粒度半径(PSR)的影响三个方面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无人机位置,吞吐量可以达到预期目标,优化速度与PCR和PSR有关.

    自组织网络无人机吞吐量遗传算法

    蜂窝夹芯雷达罩抗鸟撞冲击性能仿真分析

    李国举张潜锐侯晖东张昕喆...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雷达天线罩抗鸟撞冲击响应有限元分析中,为了有效克服有限单元法在模拟鸟体局部大变形计算中的不稳定性以及更好地模拟鸟体铺展、飞溅效果并提高鸟体与天线軍接触区域的计算精度,需要采用FEM-SPH耦合方法模拟鸟体高速撞击天线罩的动态力学响应过程.文章分别采用FEM、SPH和FEM-SPH耦合方法对1.8 Kg的鸟体以150 m/s的相对速度撞击天线罩三明治夹芯结构的不同位置开展了有限元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FEM-SPH耦合方法能够充分发挥FEM法和SPH法各自的优势,能更精细地描述鸟体撞击到天线罩上的变形、失效以及铺展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泡沫铝夹芯层材料在吸能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且鸟撞位置对天线罩的整体变形具有显著影响,鸟撞最危险位置发生在雷达天线罩正面中心靠下位置,此时最大位移为123.5 mm,为上部位置最大位移值的1.8倍.

    蜂窝夹芯结构雷达罩鸟撞FEM-SPH耦合法冲击能量

    基于改进SARSA算法的航空器滑行路径规划

    张云景王昊王帅孟斌...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器滑行是机场运行中最重要的一环,缩短滑行时间也是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的主要手段.为了改变仅依靠人工进行机坪管制的现状,文章针对航空器滑行的特殊环境,利用改进SARSA算法对航空器的滑行路径进行规划,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在规划路径长度和迭代次数方面优于传统SARSA算法,进而更好地为管制员决策提供辅助参考.

    强化学习路径规划模拟退火策略SARSA算法

    Co9S8金属氢氧化物(LDHs)纳米笼的构筑及其锂硫电池应用研究

    卫萌刘银逯含情李帅...
    49-5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硫(Li-S)电池是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极高的理论比能量(2600 Wh/kg),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储能电池.锂硫电池正极使用硫作为活性材料,比容量高达1675 mAh/g,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170 mAh/g)和钴酸锂(274 mAh/g)的3至5倍.此外,硫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且成本低廉,环保无毒.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受制于硫及其放电产物多硫化锂的电子绝缘性、可溶性多硫化物在正负极的穿梭、充放电过程中硫的体积膨胀等问题.针对硫正极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储硫、固硫、限硫的三重设计出发,通过在ZIF-67模板上原位生长制备了一种NiCo-LDH/Co9S8中空纳米笼结构的正极材料,实现活性硫的高容量负载.电化学测试表明,NiCo-LDH/Co9S8与硫复合实现了 79 wt%的高硫负载量,LDH/Co9S8异质结纳米笼结构及双功能位点,能够使S@LDH/Co9S8电极实现长循环寿命,在1 C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685次,比容量衰减率仅为0.014%,且库伦效率稳定在95%以上.

    金属氢氧化物硫化钴异质结构锂硫电池

    基于Fluent的单罐蓄热特性模拟分析

    耿直陈柯宇王丁刘媛媛...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盐储热是解决高效、低成本储能与实现减碳减排目标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以熔融盐为储热介质,熔盐蓄热单罐储热系统能够实现太阳能—热能的有效转换,并可以用来存储和释放能量.选取不同几何形状的内壳式蓄热单罐模型,利用Fluent数值软件,计算各模型的PCM(Phase Change Material,简称PCM)平均温度和热罐内部液相分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四棱柱管壳式储热罐的蓄热量较好,蓄热速率较大且储热性能更优.选择四棱柱管壳式蓄热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导热流体的进口温度和流速以及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分析不同工况下PCM平均温度的变化:当导热流体进口温度从597 K上升到747 K时,管壳式蓄热罐中的PCM平均温度由394 K升高到441 K;在导热流体进口速度由0.3 m/s上升到2.2 m/s的过程中,蓄热罐中的PCM平均温度由446 K上升到473 K;导热系数在0.277 W/(m·K)增加到1.277 W/(m·K)的过程中,PCM平均温度增高约27 K.该研究可为蓄热单罐的优化设计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单罐蓄热管壳式相变材料结构优化储热分析数值模拟

    等离子体Ag/TiO2-x光阳极用于光电催化分解水

    任玉美张紫宣严志铭冯德胜...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污染和破坏以及缺乏足够的清洁能源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严重的问题.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因其可以利用太阳能且催化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二氧化钛(TiO2)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环境兼容性,是传统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之一.然而,其仍存在如催化活性易受光生载流子复合的影响及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等缺陷.为了改善TiO2的光电催化性能,使用硼氢化钠(NaBH4)氢化处理以及复合等离子体金属银(Ag)纳米粒子的方法制备得到Ag/TiO2-x异质结构.借助SEM、TEM、XRD、XPS和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结构、组成、表面元素以及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光电流密度、电化学阻抗谱以及光电转换效率(IPCE)对样品的光电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g/TiO2-x异质结构的光电流密度约为TiO2的5倍,且具有较小的阻抗以及较高的IPCE活性.因此,富缺陷TiO2-x和等离子体金属Ag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能促进其光电催化性能的提升.

    二氧化钛硼氢化钠氢化银纳米粒子光电催化

    ZnMnCr-LDHs的制备及其对磷酸盐吸附性能研究

    刘畅李阳张晓静崔宝玉...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乙醇胺为碱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三元金属元素ZnMnCr-LDHs纳米材料,用于磷酸盐的吸附;通过使用多种表征仪器,证明纳米材料的成功制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ZnMnCr-LDHs纳米材料吸附磷酸盐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化学吸附在吸附过程中占主导,为自发的吸热反应.考察各种条件下的吸附能力,在25 ℃、初始pH的条件下,向20 mL(100 mg/L)磷酸盐溶液中投加15 mg的ZnMnCr-LDHs纳米材料,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9.5%、99.5%、99.2%;对磷酸盐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5.2、714.8、714.7 mg/g;经过5次循环利用后,ZnMnCr-LDHs纳米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率分别为81.8%、76.4%、76.1%,循环性能较好.

    ZnMnCr-LDHs三乙醇胺磷酸盐水处理技术循环再生

    锰改性核桃壳基生物炭去除水中刚果红的研究

    王程豫赵卿瑞冯培龙张洪培...
    80-8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农业废弃物核桃壳作为原材料,通过炭化与共沉淀法两步制备锰改性生物炭,用于去除水中典型的阴离子染料刚果红.研究刚果红不同初始浓度、接触时间、生物炭投加量、溶液pH对刚果红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刚果红初始浓度为10mg/L,生物炭投加量为10 mg,振荡时间60 min时,锰改性核桃壳对水中刚果红的去除率可达97.31%,与未改性的核桃壳相比,去除率提高至1.51倍.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与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生物炭的结构变化以及吸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动力学模型与热力学模型拟合,表明该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影响,该吸附为自发且不可逆的吸热反应.

    核桃壳生物炭刚果红动力学模型热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