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造技术与机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造技术与机床
制造技术与机床

梁玉

月刊

1005-2402

edit@mtmt.com.cn

010-64739683/79

100102

北京朝阳区东直门外望京路4号

制造技术与机床/Jour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Machine To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月刊,是中国机床行业及制造技术领域的专业性期刊,创刊于1951年8月。主要栏目有:国内外动态、综述、设计与研究、工艺与检测、改装与维修、管理技术、商务桥梁、企业之窗、数控专栏等。本刊是境内外厂商了解中国机械制造业市场、向用户介绍产品的好平台,欢迎广大读者或厂商踊跃订阅、投稿或刊发产品宣传广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滚挤压执行器的机床精密调高装置研究

    卢邑彪王晓强田英健凌远非...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超声滚挤压装置在超声加工时,由于执行刀具在机床垂直高度方向上,挤压头总是无法与工件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导致加工准备工作耗时长、高度调节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既能满足超声滚挤压执行器高度调节而且使用时不受机床局限的精密调高装置的机械设计方法.利用蜗轮蜗杆机构,实现高度方向调节,同时由楔块承重,可以承受在刀架夹紧情况下的巨大载荷,保护内部零件、螺母和弹簧片稳固构件,确保该装置在作业时避免出现移动,增加稳定性.最后通过试验对比得出:利用该装置后滚压头的调高时间缩短到30 s以内,测得工件粗糙度降低了 7%左右,直径偏差降低了 50%~67%.满足超声加工时在不同工况下,对刀具高度调节实现精准把控,极大程度地解决了超声滚挤压执行器在不同机床工作时高度调节的需求.

    超声滚挤压精密调高机床机械设计

    TC4表面精整车削三维仿真与验证

    豆卫涛史丽晨康凯韩飞燕...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无心车床精整车削钛合金线材过程中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对切屑形貌、切削力和残余应力的影响,使用仿真模拟软件ABAQUS建立基于无心车床的三维有限元精整车削模型,并且通过试验设计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车削钛合金的过程中,高转速会形成较短的C形屑,有利于切屑的分离与断裂.由于主轴转速的增加,工件与刀具之间摩擦力降低,切削力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加而减小.由于进给速度增加,每转进给量随之增加,工件去除量增加,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切削力也随之增加.由于切削深度增加,切削去除量不断增加,因此切削力随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车削钛合金的过程中需要提高转速来降低切削力,有利于切削过程.同时进给速度较小时,易于生成C形屑,有利于车削过程.

    有限元仿真车削切削力切屑形貌残余应力

    外圆磨削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与实验验证

    封超张金峰许芝令王保义...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磨削颤振是磨削过程中砂轮与工件之间产生的强烈振动,它的存在降低了被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加速了砂轮磨损,因此研究磨削系统的稳定性是解决颤振现象发生的关键.首先依据外圆磨削动力学宏观结构建立非线性动力学微观模型,并推导出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利用Faddeev算法,对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计算出系统特征值,并进行稳定性预测,得出影响磨削稳定性的因素;然后以进给速度和砂轮长度为例使用Matlab绘制出各因素不同取值时的稳定区域图,并研究各参数在状态变化转折点所对应的时域响应图和特征值位置图,发现进给速度从10 mm/min提高到12 mm/min时磨削过程从不稳定转变为稳定状态,砂轮长度从12 mm增大到14 mm时磨削过程从稳定转变为不稳定状态;对稳定图、时域响应图和特征值位置图三者进行对比,发现得到的结论一致,证明模型的正确性.

    外圆磨削动力学模型参数稳定图时域响应图特征值位置图

    锥面分段开孔高速刀柄的设计方法

    陈建超张子名戎纪冉丁明超...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高速刀柄在不同过盈量下的联接性能分析结果与不同转速下的锥面接触应力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锥面分段开孔高速刀柄的设计方法,即对刀柄定位锥面按照锥体素线长度均等分成前、中、后三段,并在各段的中等分处周向均布一组盲孔,通过调控盲孔的数量与尺寸使刀柄锥面达到一定的柔度.文章阐述了盲孔开设参数对锥面接触应力、柔度的影响规律和参数确定原则,给出了以HSK-E50为原型的锥面分段开孔设计案例,采用有限元分析其极限转速和锥面接触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锥面分段开孔刀柄与原型刀柄相比,极限转速提高了约10.79%,锥面接触应力分布显著均匀.

    高速刀柄结构设计柔度接触应力极限转速

    铣削20CrMnTi钢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试验研究

    周浩淳金成哲张文瑞刘玮...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CBN直柄平底立铣刀高速铣削20CrMnTi淬硬钢时切削参数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得到了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指数函数的切削参数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模型.利用预测模型得出的表面粗糙度与试验的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比较准确地对表面粗糙度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和切削速度,表面粗糙度随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铣削20CrMnTi淬硬钢切削参数表面粗糙度

    双机器人不同约束下的协调运动轨迹规划方法的研究

    苏赫朋苗鸿宾李梦虔申光鹏...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使用,单个机器人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件的搬运、复杂焊接和孔轴组装等要求.在双机器人的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双机器人间的运动满足时间和空间约束,也就是双机器人的多重运动协调.文章用两台机械臂协同搬运和协同写字的实例分别分析了紧约束和松约束下的协同运动,对其运动学协调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工件或主体运动轨迹研究机器人约束关系,构建两双机协同体系;在Matlab中进行稳定性验证,并对所提出的理论进行可靠性验证.

    双机器人协调运动轨迹规划

    应用于机床加工的总线数字量模块开发与试验研究

    靖娟金卫凤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数控机床加工对信号量数据采集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的应用需求,如机床加工现场的轴运动位移硬件限位信号、气阀水阀信号、刀具测量等信号,同时能与可编程控制器建立通信进行数据交互,可实现信号量检测与控制功能.文章设计并开发基于以太网通讯技术的EtherCAT通信协议的数字量模块,对数字量模块软硬件设计内容与数据交互程序的执行流程进行研究,并通过配合标准EtherCAT通信主站TwinCAT进行试验,证明开发的数字量模块能与控制器主站正常建立通信并进行数据传输,且与EtherCAT总线通信数据周期保持同步.基于数字量信号检测设计出机床刀径测量方案,应用该数字量模块在机床加工中进行量刀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数字量模块对检测信号的实时响应计算得到的机床刀具磨损误差满足应用要求,具有工程实际价值,达到了研究的目的.

    EtherCAT总线数字量模块数据交互实时同步机床量刀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难加工材料的研究进展

    孙玉涵张艺嘉杨延朝蒋振峰...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声椭圆振动切削具有断续切削特性的切削优势,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的热点,尤其适用于脆性材料、复合材料等难加工材料的高性能制造加工领域.目前该技术的机理及对难加工材料的适配工艺方面仍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实践.通过超声椭圆振动切削机理、特性以及对加工表面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阐明了其在加工中低切削温度、低切削力、低损伤、高尺寸精度以及良好表面完整性的独特优势,综述了在塑性材料、脆性材料、复合材料等难加工材料领域的应用,为后续研究超声椭圆振动切削技术提供了参考.

    难加工材料超声椭圆振动切削加工表面质量

    加工时间模糊车间多目标调度与奖惩灰靶决策

    韩文颖赵明君春兰巴特尔...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加工时间模糊条件下柔性车间多目标优化调度,提出了基于邻域动态选择NSGA-Ⅱ算法的优化方法和基于奖惩灰靶理论的决策方法.针对加工时间模糊条件下的车间调度问题,采用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在调度优化方面,对NSGA-Ⅱ算法选择策略进行改进,构造了邻域动态选择NSGA-Ⅱ的车间调度多目标优化方法.在决策方面,在灰靶决策理论中引入了奖惩算子,该方法可以决策出信息熵意义下的最优结果.经生产案例验证,与标准NSGA-Ⅱ算法、混沌映射NSGA-Ⅱ算法、双层遗传算法等相比,邻域动态选择NSGA-Ⅱ算法的Pareto解集处于支配地位,表明该方法优化能力最强;经加权灰靶理论决策的最优调度方案满足时间约束和逻辑约束,是一种可行调度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和决策方法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优越性.

    模糊加工时间柔性车间调度NSGA-Ⅱ算法奖惩灰靶决策多目标优化

    基于内网穿透的FANUC数控系统PMC远程访问方法

    叶亮亮罗敏樊峻杉
    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内部网络中FANUC数控系统PMC远程访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内网穿透的FANUC数控系统PMC远程访问方法,并使用花生壳软件、NATAPP、frp和花生壳硬件盒子等4种内网穿透工具实现,详细阐述了各个工具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的具体配置方法,分析对比了 4种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以及优势和劣势.这些方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为实现FANUC数控系统PMC的远程访问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内网穿透FANUC数控系统PMC远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