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造技术与机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造技术与机床
制造技术与机床

梁玉

月刊

1005-2402

edit@mtmt.com.cn

010-64739683/79

100102

北京朝阳区东直门外望京路4号

制造技术与机床/Jour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Machine To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月刊,是中国机床行业及制造技术领域的专业性期刊,创刊于1951年8月。主要栏目有:国内外动态、综述、设计与研究、工艺与检测、改装与维修、管理技术、商务桥梁、企业之窗、数控专栏等。本刊是境内外厂商了解中国机械制造业市场、向用户介绍产品的好平台,欢迎广大读者或厂商踊跃订阅、投稿或刊发产品宣传广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密立式磨床天然大理石床身测试分析与优化设计

    虞荣华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铸铁床身性能已接近材料极限的问题,文章针对某型号精密立式磨床天然大理石床身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某型号精密立式磨床基本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天然大理石床身进行了模态仿真分析;然后进行了床身振动测试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ANSYS拓扑优化模块开展了天然大理石床身结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天然大理石床身总变形量、等效应力、质量分别降低了 23.8%、15.07%、1.01%,证明了天然大理石作为磨床床身材料的可行性及其性能优越性.

    立式磨床天然大理石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

    基于Bootstrap-Cpu的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评估方法

    惠阳牛博雅史建猛梅雪松...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是其装配质量形成的过程,由于受5M1E因素影响,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可能不足,会导致进给机构装配质量出现较大波动,甚至出现不合格产品.为此,基于Cpu和Bootstrap理论,构建了基于Bootstrap-Cpu的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评估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95%置信度条件下,该批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是足够的,其装配质量波动较小.

    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评估BootstrapCpu

    内外圈相对倾斜对圆柱滚子轴承寿命的影响

    魏延刚段同江姚金池吕海霆...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RomaxDesigner工程分析软件对某大兆瓦风电机组齿轮箱进行整体建模,应用经典滚动轴承理论和"切片法"基本思想,对齿轮箱输出轴圆柱滚子轴承在不同内外圈相对倾斜情况下的接触应力、修形效果和轴承寿命进行大量分析计算;重点对轴承ISO/TS 16281寿命进行分析,分析内外圈相对倾斜量对ISO/TS 16281寿命的影响以及对未修形和对数修形最佳修形凸度量时两种情况下寿命的影响;还将ISO 281寿命和ISO/TS 16281寿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轴承是否修形,内外圈相对倾斜对轴承ISO/TS 16281寿命影响非常大,倾斜量越大,ISO/TS 16281寿命越短,对应的最佳修形凸度量越大,相应修形效果越好,ISO/TS 16281:2008额定寿命提高得越大;在内外圈相对倾斜量相同的情况下,ISO/TS 16281寿命与ISO 281寿命相差非常大.研究结果可为圆柱滚子轴承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内外圈相对倾斜圆柱滚子轴承接触应力修形寿命风电机组

    淬火20CrMnMo合金钢工件液氮冷装工艺研究

    杨宏李自力范小斌李申...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有生产线上对于合金材料为淬火后的20CrMnMo的工件冷装工艺仍以经验工艺参数为指导,导致冷装工艺装备缺乏系统性设计方法,亟需揭示装配工件温度和变形量的时变规律.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了淬火后的20CrMnMo材料的低温热物性,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几种典型工件在冷装配工艺流程中的温度和变形量随时间的变化行为.结果显示,相同工况下,工件温度变化率和形变速率都随工件尺寸增加而增大;通过实验验证了工件温度及变形的时变规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工件的加工误差和装配精度要求,实现冷装工艺装配时间的精准预测,研究结果将为材料热物性研究和冷装工艺关键参数的精准设定提供理论依据.

    20CrMnMo低温热物性冷装工艺低温变形有限元分析误差分析

    平面磨削GT35残余应力形成机理与可控工艺方案

    付天章李媛陈明尹滦...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陀螺仪电机轴承套等钢结硬质合金GT35材料零件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微应力控制不当经常出现表面开裂、尺寸变形等质量问题,给陀螺仪的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为了探究平面磨削加工工艺参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实现低残余应力加工的可控工艺方案,文章分析了平面磨削GT35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采用KP-36精密磨床开展了磨削试验,对砂轮线速度、径向磨削深度、工件进给速度以及砂轮结合剂种类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因素轮换法试验分析,并采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残余应力检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GT35钢结硬质合金平面磨削工艺参数中径向磨削深度影响程度占比49%、工件进给速度占比25%、结合剂种类占比16%、砂轮线速度占比10%;工件进给速度为18 m/min时残余应力最小;树脂结合剂砂轮比青铜结合剂砂轮加工后零件残余应力平均小10%.GT35材料零件平面磨削残余应力可控工艺方案为采用青铜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并选用0.002 mm的径向磨削深度、18 m/min的工件进给速度以及30 m/s的砂轮线速度.

    残余应力GT35平磨开裂变形

    基于原点偏移的磨齿滚轮齿廓数控修整

    秦香果张子英武志伟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蜗杆砂轮磨齿作为齿轮加工的主流方法之一,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性能稳定以及产品质量高等优点,适用于批量化、专业化的齿轮加工.而金刚石磨齿滚轮作为蜗杆砂轮主要的修整工具,其制造精度间距决定了齿轮的加工质量.因金刚石磨齿滚轮采用人类已知的最硬材料制成,其齿廓修整难度极大.因修整工具损耗严重,工程上主要采用光学引导和人工干预手段实现加工.该法制造精度低,难以适应当今人类对齿轮加工精度的需求.为此,文章分析了磨齿滚轮齿形修整时的工具损耗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原点偏移的CNC修整方法,并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磨齿滚轮原点偏移齿廓修整数控修整

    超声混粉电火花加工热力学仿真及表面形貌研究

    董颖怀张少剑王岩牛跃博...
    164-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超声振动和混粉对电火花加工的影响,基于传热理论,结合超声和混粉特性建立了超声混粉电火花传热模型.基于建立的传热模型对超声混粉电火花加工去除材料过程进行瞬态热力学仿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了普通电火花、超声电火花、混粉电火花和超声混粉电火花四种加工方式,结果表明超声混粉电火花加工效率比普通电火花加工效率提高了23%.加入混粉和施加超声可以减少加工表面积碳,提高表面质量;可以使放电凹坑变得更加规则,使表面粗糙度降低.混粉电火花加工相对于普通电火花加工其表面粗糙度平均降低了8.9%,超声混粉电火花表面粗糙度相对于普通电火花平均降低了4.3%.

    超声振动混粉温度场表面形貌高斯热源

    基于优化Faster R-CNN算法的金属板材表面缺陷检测

    孔思曼周晨阳王家华李林...
    17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对生产过程中各种金属板材表面缺陷检测效率低,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为了提高金属板材表面缺陷检测的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FasterR-CNN算法的金属板材表面缺陷检测方法,以残差网络ResNet50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首先,融合特征金字塔网络和可变形卷积网络以提高对小目标和不规则性缺陷的检测能力.然后,采用RoI Align和K-means++聚类算法对候选框进行优化,实现缺陷的精准定位.最后,将提出的模型运用在NEU-DET数据集中进行多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Faster R-CNN算法在此数据集上的mAP为78.7%,与原始网络相比提高了 7.7%,并且其检测性能优于SSD、YOLOv5s和YOLOv7三类目标检测算法.

    缺陷检测FasterR-CNN特征金字塔网络可变形卷积网络聚类算法

    基于改进YOLOv5s的铝材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谢昆方凯陈娟杨召岭...
    179-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铝材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检测精度低以及不够轻量化难以部署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铝材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该算法以经典YOLOv5s模型为基础,将ShufflenNetV2-Block算法融合到主干网络backbone中,降低模型的计算复杂性;然后添加SE注意力机制,使注意力集中于缺陷相关区域,更好地区分类别之间的差异,提高分类性能和检测效率;最后优化损失函数,采用SIoU(S-intersection over union)替代CIoU,提升网络定位精度.结果表明:针孔类和斑点类缺陷检测精度比原版YOLOv5分别提升了 8.3%和8.4%,mAP值提高了 6.4%,提高了缺陷检测精度且降低了模型的大小和所占内存,更加便于移动端部署,有效改善了制造过程中漏检问题.

    缺陷检测YOLOv5损失函数注意力机制

    基于三维点云的曲轴同轴度误差测量方法研究

    窦亚萍郑述杨治飞任慧茹...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曲轴轴颈同轴度的快速检测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同轴度误差视觉测量的方法.文章应用激光扫描仪获取待测件的三维点云模型,计算获取等间距的轴颈点云切片;然后,提出Pratt-RLTS法来得到各个点云切片的圆心,进而根据各切片圆心以最小二乘法获取公共基准轴线,最终实现同轴度误差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文章圆拟合方法对比最小二乘圆法、最小包容圆法、RANSAC等方法更准确稳定,与三坐标测量机结果相比最大绝对误差均值不过超过4.8 iim,可以满足快速高效测量曲轴同轴度误差的实际需要.

    激光点云同轴度评定圆拟合最小截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