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科技
种子科技

姚庆儒

月刊

1005-2690

zzkjbjb@126.com和zzkjbjb@yahoo.com.cn

0351-7032916,7023241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街35号

种子科技/Journal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种子协会和山西省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种子方面的技术性刊物。本刊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信息性于一身,主要刊登种子管理、新品种的引种、区试、审定和良种的繁育、加工贮藏、检验、经营等方面的内容,辟有问题探讨、大家谈、学法用法、工作交流、风流人物、专题综述、他山之石、实验研究、适用技术、成果开发、知识讲座、良种良法、品种介绍等栏目,实为广大种子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及使用者、选育者挥毫耕耘的园地,获取信息的窗口,释难解疑的良师,开拓进取的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瓜单性结实果实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CsCML25互作蛋白的筛选

    徐建姚协丰娄丽娜朱凌丽...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黄瓜单性结实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以黄瓜单性结实自交系'EC1'为材料,分别取开花前1d至开花后4d的子房,提取RNA后等量混合,采用SMART方法构建酵母双杂cDNA文库.结果表明,构建的文库总克隆数为1.16×107CFU,平均插入片段长度≥1000bp,阳性率为100%,符合建库的标准,可用于后续的酵母双杂交筛选.以黄瓜单性结实关键调控因子CsCML25为诱饵,构建pGBKT7-CML25诱饵蛋白表达载体,经自激活活性分析及不同浓度3AT对诱饵蛋白自激活活性抑制效果分析,使用SD-TLH+20 mM 3AT平板可完全抑制诱饵蛋白自激活活性.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构建的黄瓜单性结实果实cDNA文库,得到96个初始阳性克隆.利用DNA测序、BLAST分析以及酵母回转验证等方法,最终获得27个可能与CsCML25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为从分子水平探究CsCML25调控黄瓜单性结实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黄瓜单性结实cDNA文库酵母双杂交CsCML25

    不同pH条件下镉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杨明彭建刘俊唐瑞华...
    5-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pH条件下镉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以湘岳占为试验品种,清水浸种作为对照组,Cd2+溶液浸种作为试验组,设置不同溶液pH梯度,测定种子在不同处理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pH清水浸种下水稻种子各萌发特性差异显著,且pH值达到8或9时,水稻种子发芽情况最好;镉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发芽能力显著降低,但当pH值达到9时,水稻种子发芽能力基本不受镉胁迫的影响;与清水对照相比,镉胁迫影响水稻种子成苗率,但当pH值达到9时,成苗率不受影响.本研究证明pH值达到9时,可缓解镉胁迫对水稻发芽的危害,揭示了 pH与镉对水稻种子发芽的耦合影响,为水稻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水稻pH

    耒阳市中稻新品种品比试验研究

    陈金龙蒋勇华张卫刘庆军...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水稻新品种不断出现,筛选适宜种植推广的新品种至关重要.对2023年开展的中稻新品种对比试验进行分析,了解中稻新品种的丰产稳产性、抗病抗逆性和生产适应性等基本特性,筛选出适合耒阳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中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深两优475、晶两优1212、荃两优丝苗、华盛优382、贡两优粤农丝苗符合耒阳市选种目标,适宜示范推广.

    筛选对比中稻新品种示范推广

    红糯16号在建瓯市作再生高粱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徐华亮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糯16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培育的优良酿造杂交种.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22-2023年建瓯市引进红糯16号在水源乡作再生高粱试种,两季全生育期为208 d,两季累计产量为12 750~16 650 kg/hm2.田间各项综合表现良好,适宜在建瓯市低海拔地区推广种植.基于此,总结了红糯16号在建瓯市水源乡作再生高粱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梁红糯16再生高粱试种表现栽培技术

    中强筋小麦新品种伟隆188选育与栽培技术

    宁江权张少杰王龙徐建伟...
    16-1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隆188是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中麦895为母本、西农82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22年通过陕西省审定(陕审麦20220026号),2023年通过河南省(引种编号:(豫)引种[2023]麦007)、江苏省引种(引种编号:(苏)引种(2023)第152号),适宜在陕西省关中灌区及黄淮麦区同类型区域种植.基于此,简述了伟隆188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小麦中强筋伟隆188栽培技术

    红小豆人工有性杂交技术规程

    卢环曾玲玲王成于运凯...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小豆杂交育种是通过不同品种间人工授粉创制新变异、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小豆的杂交育种技术还不够成熟,难度大、成功率低,主要使用的方法还是常规人工有性杂交育种.基于此,分析红小豆人工有性杂交技术规程,包括使用范围、前期准备、父母本花的选择、去雄技术、授粉技术、田间管理要点、杂交荚收获技术和建立生产档案等内容,应用这一规程可实现杂交成功率达50%~70%,最高可达90%.

    红小豆人工有性杂交新品种技术规程

    枞阳稻区专用优质品种武育糯180品种特性及保优栽培技术

    钱门万
    23-2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育糯180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HZ1/4737为亲本选育而来,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强、收益高等优点.介绍了武育糯180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等,结合枞阳稻区的实际,总结了其保优栽培技术要点,如培育健壮的机插秧、适时移栽、移栽后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以期为该优质糯稻品种在当地大面积种植提供理论借鉴.

    武育糯180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种子形态结构特征对抗逆境能力的影响

    解玉玲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是植物繁殖和保障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关键,理解其形态特征对逆境的适应性有重要的生态和农业意义.基于此,聚焦于种子形态特征(包括大小、形状和种皮特性)及其在植物适应环境逆境中的作用,旨在阐明这些特征影响种子生存能力和萌发率的机制.阐述了种子的物理结构与其在干旱、盐碱和低温条件下的表现,探讨了种子形态特征对植物抗逆境能力的影响.此外,分析了种子形态特征在现代种业技术和种子储存中的应用,旨在为农业生产和种子栽培技术的进步提供理论支持.

    种子形态结构特征抗逆境

    野生岩五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姚家平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五夹经济价值高,既可作为野生蔬菜,也可作为中草药栽培,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岩五夹可以在林业生产中推广,成为难造林地的候选树种之一,具有恢复生态、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优化生存环境等优势.研究了野生岩五夹人工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收、种子处理、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等技术,提出了苗期管理的各项措施.

    野生岩五夹人工育苗生长特性

    如何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

    王秀李洪波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研究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将有利于玉米增产增收.分析了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几个重要因素,研究了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措施.研究认为,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需要做好选种、土壤管理、种子处理、标准化播种、田间管理等工作,以期为玉米种子发芽率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玉米种子发芽率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