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环保
能源与环保

王春林

月刊

1003-0506

zzmttg@163.com

0371-67575989

450001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17号

能源与环保/Journal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州煤炭》重点刊登介绍煤炭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新产品的文章和信息,兼容经营管理。面向煤炭系统和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师生。本刊为双月刊,彩色封面,国际标准大16开本,112页,月下旬出版,自办发行。每期定价10元,全年6期6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强度回采的首采面一次见方期矿压规律研究

    张寒寒任建慧
    260-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东煤炭集团布尔台煤矿301综放工作面作为12上煤层的首采面,在一次见方期的日进尺平均达到8.35 m的高强度级别.为研究高强度回采的首采面在一次见方期的矿压规律,通过钻孔应力计、微震系统和支架压力系统进行联合监测分析.应力计监测表明,301强采动首采面在一次见方期间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分为缓慢影响范围和剧烈影响范围;主要运输巷正帮侧9 m和副帮侧7 m范围内、辅助运输巷正帮侧15 m和副帮侧5 m范围内,受采动影响较大而易导致煤体塑性破坏,呈现帮鼓及锚杆失效等问题.由微震监测和支架压力可知,工作面在见方前后40 m时,上覆岩层运移较强烈;工作面距离见方位置越近,上覆岩层运移越强烈;在见方后30 m左右,顶板活动最剧烈,支架压力较大.

    首采面一次见方推进速度高强度开采超前支承压力矿压监测

    变加载速率条件下砂岩力学及能量特性研究

    王忠伟张迎春温慧娄杰...
    26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开展不同加载速率下对砂岩试样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砂岩在变加载速率下的力学和能量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砂岩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加载速率的增大呈指数函数增加.分析了砂岩在不同变形阶段的能量吸收、储存和耗散特性.在变加载速率下,砂岩的能量和轴向压缩曲线呈现类似的变化特征.砂岩在峰值前吸收总能量的70%以上可释放弹性特性的形式积累,而总能量不到30%在新微裂纹的压实、滑动和塑性阶段被各种内部缺陷消散,拟合试样峰前吸收总能量、可释放弹性能与加载速率呈线性增长关系.得到了 Ue/U、Ud/U和应力比和轴向应变的关系曲线,并将其划分为3个变化阶段:原生裂隙压密闭合阶段(σ1/σmax<0.25)、砂岩不断吸收能量阶段(0.25<σ1/σmax<0.8)和能量耗散阶段(σ1/σmax>0.8).加载速率越大,损伤应力和Ue/U也越大,而Ud/U越小.

    变加载速率单轴压缩砂岩力学特性能量特性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过空巷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

    王峰
    275-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过空巷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技术,以小峪煤矿8202工作面过空巷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综放工作面斜交过空巷数值计算模型,按照工作面推进位置将过空巷划分为准备阶段、过空巷阶段和过空巷结束阶段,以此分析采动矿压显现特征,在原设计基础上提出了空巷补强支护技术,并成功进行了现场实践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逐渐靠近空巷,开采扰动对空巷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距离空巷10 m时,空巷受集中应力影响开始发生大变形,在推进至空巷时,空巷顶板直接发生垮落,工作面需快速通过避免悬顶距过大.提出了不同的补强支护技术,对特殊区域进行生产工艺优化和金属网铺顶,并对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该支护方法可以实现工作面快速通过双空巷.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煤层条件的工作面提供借鉴.

    特厚煤层空巷矿压显现补强支护

    近距离煤层煤柱下开采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张伟胜张继业闫善飞
    281-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内蒙古某矿近距离煤层开采条件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 6-1 上煤层煤柱内压力分布特征和煤柱底板下应力传递规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6-1上煤层单侧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距离34.7 m,煤柱两侧支承压力叠加使得应力集中增大,煤柱内应力集中系数7.3,煤柱影响垂直深度32.7 m,影响水平范围41.2 m,6-1煤层的应力集中系数5.1.数值模拟6-1煤层应力集中系数4.8,确定6-1煤层工作面巷道布置距离煤柱5 m.煤柱承载状态稳定,对6-1煤层工作面开采将产生显著影响.为保证下煤层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对上煤层煤柱采取钻孔卸压措施,钻孔布置2排三花眼排距500 mm、孔距800 mm,回风巷超前支承应力峰值由12.2 MPa降低至7.8 MPa,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近距离煤层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近距离煤层煤柱数值模拟应力分布特征钻孔卸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