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环保
能源与环保

王春林

月刊

1003-0506

zzmttg@163.com

0371-67575989

450001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17号

能源与环保/Journal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州煤炭》重点刊登介绍煤炭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新产品的文章和信息,兼容经营管理。面向煤炭系统和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师生。本刊为双月刊,彩色封面,国际标准大16开本,112页,月下旬出版,自办发行。每期定价10元,全年6期6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后果区管廊带输气管道泄漏后果仿真及分析

    刘海波刘愿琴朱红卫张功晨鸣...
    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些输气管廊带设置在人口密集的建筑群,一旦出现泄漏并发生燃爆,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而对管廊带输气管道泄漏后果进行模拟分析十分必要.基于CFD方法,建立天然气泄漏扩散和燃爆模型,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不同内部和外部因素对泄漏天然气扩散行为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分析燃爆产生的超压、高温、热辐射,评价对人员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及范围.研究结果表明,CH4和H2S的危险区域的浓度和范围与管道输送压力、泄漏孔径正相关,与风速大小负相关;建筑物的存在会造成气体在建筑物迎风侧积聚,但建筑物低于某高度时,天然气会在建筑物背风侧形成危险区域;泄漏天然气燃爆后,高温和热辐射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较小,超压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较大.

    管廊带输气管道天然气泄漏扩散燃爆数值模拟

    整合矿井老空水防治及探放水防卡钻技术研究

    李飞龙叶军委连志伟范衡...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禹州市大刘山煤业有限公司是按照《河南省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由原于沟二矿新井、聂家沟西井和神通煤矿3个矿井资源整合而成,随着周边二1煤层的开采活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采空区,由于老空水分布较广,并有废弃巷道,不排除局部积水的可能性.为此,大刘山煤业采取地面瞬变电磁、井下钻探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但是井下打钻过程中,在钻孔穿采空区期间经常出现卡钻现象,丢钻事故时有发生,导致打钻周期延长、成本增加.经矿井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和分析,研制出防卡钻装置,有效解决了岩石破碎区域卡钻和丢钻事故的发生;此装置还具有一定的防偏斜功能,在提高打钻工效和保证钻孔施工质量的同时,节约了钻探成本.

    瞬变电磁探放水岩石破碎带防卡钻装置

    地球物理测井的应用与研究——以郑双庙煤矿为例

    解攀龙刘普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双庙煤矿是豫东地区较早被发现的晚古生界隐伏含煤地层,目前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加之深部煤层的特征不明确,严重制约了矿山的生产与开采.基于此,通过对郑双庙煤矿开展地球物理测井的理论研究,为煤矿的进一步开采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表明,煤层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幅值集中在50~270 Ω·m,围岩与砂质泥岩的电阻率相对较低,集中在10~80 Ω·m.此外,煤层的密度较小,集中在1.33~1.75 g/cm3,与煤层相比,围岩的密度相对较大,集中在2.13~2.81 g/cm3,总体上煤层与围岩表现出较为明显物性差异.研究发现,对于煤层厚度的界定,可依据短源距(GGNR)、三侧向电阻率(GR01)的数值进行分析,不同厚度的煤层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参数特征,可作为煤层厚度判别的重要标志.在地球物理特征曲线上,侧向电阻率值比正常泥岩阻值低,伽马—伽马为低密度高幅值异常区域是破碎带的重要标志.

    地球物理测井电阻率物性差异煤层厚度

    煤矿采空区山体诱发崩塌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分析

    安伯超王国军宋伟
    92-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采空区是煤炭资源开采遗留的最常见也是影响和危害最大的问题之一,一旦采空区发生塌陷,将有可能导致崩塌地质灾害,进而带来更大的危害.而要想有效预防煤矿采空区塌陷诱发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需要以掌握煤矿采空区塌陷诱发崩塌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为前提,同时这是做好崩塌地质灾害预警的基础,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基于此,结合大平煤矿采空区的崩塌体实例,先阐述其形成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强降雨、人类活动,同时采用FLAC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应力场特征、位移场特征、塑性区特征3个维度分析崩塌形成机理,明确采空区塌陷诱发崩塌地质灾害的规律,如崩塌地质灾害的产生以地下开采为直接诱因,以人为因素、自然降水、区域地下水影响为其他因素等,最后提出崩塌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并根据监测分析结果得出预警建议,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将煤矿采空区山体诱发崩塌地质灾害发生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煤矿采空区采空区塌陷崩塌地质灾害灾害形成机理

    基于SIRT算法的坑透纵向分辨率提升数据处理方法

    田浩刘波马志超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线电波透视法作为煤矿工作面隐伏构造最常用且有效的探测方法之一,在保障煤矿安全开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无线电波透视法存在横向分辨率较高,纵向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对于异常构造在纵向分布的具体位置无法有效判断.与代数重建算法(ART)相比,同步迭代重建算法(SIRT)在反演过程中,对于每个网格慢度值的修正都是基于经过该网格的所有射线对其修正值的平均值进行的,考虑到了每条电磁波穿透工作面时,电磁波不同时间段在工作面内部的传播情况以及变化情况,从而提高了坑透法纵向分辨率.以寺河矿某工作面的坑透数据为例,对采集到的原始坑透数据进行筛选与校正后,利用SIRT算法反演实现工作面构造精确成像.证明了基于SIRT算法的坑透数据处理方法电磁波能量收敛效果更好,坑透探测的纵向分辨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无线电波透视数据校正SIRT算法纵向分辨率

    基于InSAR的煤矿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熊慧宋磊吴鑫
    107-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煤矿地表形变的更多细节内容,以双鸭山矿区煤田地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形变问题为研究案例,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展开研究,基于InSAR的煤矿地表形变监测原始图像,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解译和细节处理得到研究区域沉降量分布、沉降量与开采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等,结合现场实测方法对本次基于InSAR的煤矿地表形变监测的准确性进行对比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针对剖线上的58个节点的数据相关性分析而言,当显著水平取0.05时,相关系数最小值为0.256;当显著水平取0.01时,相关系数最小值为0.330.通过查表对比后可知,剖线水准测量值与InSAR测量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证明水准测量值和InSAR测量值也无显著差异.若以水准测量结果代表地面沉降的真实情况,则本次InSAR监测值可反映出研究区内整体沉降情况,证明本次基于InSAR的煤矿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较具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InSAR煤矿地表形变形变监测

    岩性特征对冲击地压震动波光栅监测影响机理研究

    王一帆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得出冲击地压震动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岩性特征的影响机理,借助光纤光栅对不同岩石载体中的震动波进行了监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以Housner的随机震动模型为基础,对震动波与光纤光栅之间的耦合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震动波可以改变光栅的周期A和有效折射率neff,进而影响其初始波长,震动波幅值、相位及频率等参数与波长变化直接相关;震动波在岩石中传播的波速受岩性特征参数的影响,岩石的弹性模量、密度和泊松比以特定的形式影响光纤光栅的初始波长,且与波长变化呈余弦相关;对砂岩、石灰岩及大理石板分别进行了震动波传感监测实验,结果表明,3种岩石的岩性参数I与光纤光栅的初始波长值具有余弦函数对应关系,与理论分析的结果相一致.研究为煤岩冲击地压光纤光栅传感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践应用指导.

    冲击地压光纤光栅震动波岩性特征光栅监测

    基于波形指示反演的储层预测方法及应用

    么以钰李婷婷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储层发育的非均质性,单纯根据测井资料刻画出的河道砂体与实际井间砂体的形态符合率较低,砂体连续性及规模都存在不确定性.为了提高储层的预测精度,以大庆长垣南部高台子油田葡一油层组为例,采用基于波形指示反演切片与测井资料结合的方法,优选出了适合研究区的波形指示反演参数,对研究区各小层进行了井震结合沉积微相预测.结果表明,波形指示反演结果具有更好的纵向分辨能力,通过使用优选出的反演参数得到的高精度反演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研究区的储层发育特征.选取与目的层相关性高的波形指示反演方法电阻率反演体,用其反演切片可以预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连续性和几何形态,具有更高的井间砂体预测精度,能为提高研究区井间储层预测精度提供技术支撑.

    波形指示反演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刻画井震结合

    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比选与地表稳定性分析

    梅鹏里何贤珍田飞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煤矿塌陷区治理工作存在的难以选取有效方案的难题,以华北某地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勘查资料,首先对此塌陷区建立三维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确定该塌陷区塌陷问题主要由空洞所引起,且风险在进一步增加,应采用充填法进行处理.其次,基于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该煤矿塌陷区的治理方案,并以正交实验法对充填治理方案中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选取,确定合理方案组合如下:使用废石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填充过程中增设2道隔离墙,并设置270~290 m中段隔离板.最后,将该技术方案付诸实践,并对应用效果进行现场评估,结果显示,优选后的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为凸显,证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方案优选地表稳定性

    储热技术研究展望

    高海涛明智源赵丹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储热技术被广泛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一项关键技术备受关注.通过从CNKI、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筛选储热技术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映射,展开系统分析、统计及可视化,绘制出储热技术研究力量合作网络图谱,展示该技术研究力量的分布与科研合作情况.同时针对关键词进行分析,总结储热技术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指出相变储热和混合储热模式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针对储热材料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有机相变材料成本高、安全性低,系统设备初始造价高、成本回收期长等储热技术现存问题,从政策干预和市场需求角度提出了改进建议.

    储热技术文件计量相变储热关键词共现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