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轻工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轻工学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
轻工学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

张福平

双月刊

2095-476X

xuebao@zzuli.edu.cn

0371-63556285;63356929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5号郑州轻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轻工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学技术类期刊,由郑州轻工业学院主办,是设在美国的国际刊名代码中心(CODEN)正式确认代码(CODEN ZWIXEQ)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固定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固定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固定收录期刊、中文科学技术期刊数据库固定收录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固定收录期刊,并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4家高等学校建立了科技期刊合作的关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不同杀菌方式的杜仲籽油-苹果汁复合饮料贮藏稳定性评价

    王小媛耿君君靳学远牛涵...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采用热处理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杜仲籽油-苹果汁复合饮料进行杀菌,在20℃、30℃和 40℃贮藏温度下,定期测定两种杀菌方式复合饮料的感官评分、菌落总数、理化性质、抗氧化能力、粒径等品质指标,研究复合饮料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比分析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和Q10 模型对复合饮料货架期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杀菌方式复合饮料的菌落总数均未检出,但其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复合饮料的劣变速度低于热处理复合饮料,且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能提供更稳定的预测精度,利用此模型预测4℃贮藏温度下,热处理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复合饮料的货架期分别为137。52 d和191。57 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更有利于保持杜仲籽油-苹果汁复合饮料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并使其获得更长的货架期。

    杜仲籽油苹果汁复合饮料贮藏稳定性货架期预测模型

    基于深度学习和蛋白质语言模型的抗菌肽预测模型研究

    王晓吴洲王宏伟王榕...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已有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预测模型的准确度(ACC)仍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和蛋白质语言模型的抗菌肽预测模型DeepGlap,该模型分别采用两个蛋白质语言模型对抗菌肽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的特征向量融合后输入由多层双向长短记忆网络(mBi-LSTM)、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注意力机制组成的深度学习网络中,并进行性能评估与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的ACC、皮尔逊相关系数(MCC)和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 0。739、0。489 和 0。81,优于已有抗菌肽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

    抗菌肽预测模型食源性病原体蛋白质语言模型深度学习网络

    基于离子液体的菌藻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研究

    张志平宋洋洋王秋领王清福...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含有粘红酵母和小球藻的菌藻泥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菌藻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查菌藻类胡萝卜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菌藻破壁的最优离子液体为 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BMIMCl),菌藻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离子液体浓度 1 mol/L、预处理温度 53℃和预处理时间57 min,在该条件下,菌藻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量为1。311 mg/g;当质量浓度为 30 μg/mL时,菌藻类胡萝卜素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3%、37。6%、和86。8%,还原力为0。289,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经BMIMCl破壁处理后,从菌藻泥中提取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更高,抗氧化活性也较好。

    离子液体菌藻泥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

    即食豆干加工过程中的细菌污染溯源

    杜秋唐辉孙军华谭益升...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即食豆干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及细菌群落组成变化,确定主要污染环节及微生物组成情况,并通过 16S rDNA鉴定腐败菌。结果表明:即食豆干加工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环节是原料湖北黄豆,菌落总数高达(3。2±0。1)×106 CFU/g;溶烂、拉丝腐败样品(D18、D19)的菌落总数分别高达(4。4±0。4)×106 CFU/g和(2。6±0。2)×106 CFU/g,且优势菌均为芽孢杆菌属;加工过程中,D20(2 次烘烤摊凉后的半成品)、D9(1 次卤制前的半成品)、D21(1 次卤制后的半成品)和D23(3 次卤制的混合膏体)均检测到相对丰度较高的芽孢杆菌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 95。67%、70。64%、55。24%和91。26%;D18、D19 与烘烤前加工单元(D1、D3、D4)和卤制加工单元(D5、D24、D23)的细菌属组成相似,即腐败菌主要来源于D1、D3、D4、D5、D24 和D23;导致即食豆干腐败样品D18、D19 的细菌分别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和特基拉芽孢杆菌(B。tequilensis)。

    即食豆干细菌污染腐败菌高通量测序细菌多样性

    韭花精油主成分对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

    吴澄宇李迎秋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韭花精油两种主成分(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细菌细胞形态等研究其对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两种主成分的MIC均为1。0 mg/mL,MBC均为2。0 mg/mL,且当其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均会严重损坏单增李斯特氏菌的细胞形态和细胞膜结构;用质量浓度为4。0 mg/mL的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分别处理单增李斯特氏菌细胞,其β-半乳糖苷酶和蛋白质泄露量均显著上升,ATP 酶活性(0。52 U/mg prot和0。55 U/mg pro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05 U/mg prot,P<0。05);经两种主成分处理后,单增李斯特氏菌的DNA质量浓度均明显下降。由此可知,两种主成分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抑制ATP 酶活性、降低DNA质量浓度等实现对单增李斯特氏菌活性的抑制。

    细叶韭花精油烯丙基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单增李斯特氏菌抑菌活性

    5种中药粗多糖水凝胶的制备及其促伤口愈合能力研究

    寇先勇吴燕王峣姿冯文博...
    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药子、红景天、鸡血藤、鱼腥草、一支箭5 种中药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粗多糖,测定其总多糖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将中药粗多糖载入壳聚糖中制备中药粗多糖水凝胶,并对所得水凝胶的微观结构、溶胀性能、保水性能、抗氧化活性、血液相容性及其促进伤口愈合能力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景天粗多糖的总多糖含量最高,达到 77。6%;各粗多糖溶液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最强的粗多糖溶液分别为黄药子粗多糖溶液、黄药子粗多糖溶液、一支箭多糖溶液和红景天粗多糖溶液。随着中药粗多糖的载入,中药粗多糖水凝胶的孔径增大、溶胀性能增强,但保水率和抗氧化活性均有所降低;在 2000 μg/mL质量浓度下,各粗多糖水凝胶均展现出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相较于空白组,黄药子粗多糖水凝胶组和鱼腥草粗多糖水凝胶组的小鼠伤口愈合更明显,结痂现象减少,且观察到毛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的形成,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因此,黄药子粗多糖水凝胶和鱼腥草粗多糖水凝胶在加速伤口恢复方面均效果明显,显示出其作为伤口敷料的巨大应用潜力。

    中药粗多糖水凝胶抗氧化活性伤口愈合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有监督模式识别的青皮产地溯源分析

    李跑谭惠珍谢叔娥苏光林...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产地(安徽、广东、四川)青皮外壁和内囊光谱数据,采用单一预处理和组合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多种干扰,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簇类独立软模式分类法(SIMCA)及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FLDA)等模式识别方法建立青皮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光谱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基线漂移、背景噪声和谱峰重叠干扰,但无法实现产地溯源。3 种模式识别方法中,PCA无法实现青皮产地溯源;青皮外壁和内囊原始光谱的SIMCA模型获得的青皮产地溯源整体鉴别率分别为 99。14%和98。28%;FLDA模型获得的整体鉴别率均为 99。57%,优于SIMCA模型;经光谱预处理优化后的SIMCA和FLDA模型对青皮产地溯源的鉴别率均可达100%,即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可实现青皮产地溯源的无损分析,可为食药同源物质产地溯源拓展新途径。

    青皮溯源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

    美拉德反应对食品品质与安全的影响及其产物检测研究进展

    苑彬金慧骈琳高思今...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多重影响进行梳理,探讨其对食品品质与安全的影响,并对典型的创新性反应产物检测技术进行综述,指出:该反应既能生成导致食品体系发生褐变的棕色聚合物(如5-羟甲基糠醛)或含氮共聚物(类黑素),还能产生显著影响食品风味的物质(如酮类、醛类、烷基化合物等);该反应不但可以改变食品的结构特性(如降低蛋白质的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而且能生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载体(如乳液凝胶功能载体)。该反应在生成抗氧化产物和消除食物中的过敏原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也可能生成高级糖基化终产物、丙烯酰胺、杂环胺、5-羟甲基糠醛等潜在有害物质。目前,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主要检测技术包括光谱法、色谱法、荧光化合物表征法等,而荧光化合物作为美拉德反应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可被应用于构建荧光探针,实现对美拉德反应的实时监测。未来应深入研究有害物质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或进一步优化这些检测方法的精确度和效率,为食品加工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支持。

    美拉德反应食品品质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微波预处理对加热卷烟用烤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田金虎袁颖卢昕博汤晓东...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南产区的下部烤烟样品为原料,采用微波干燥和微波水热两种方法预处理原料,利用连续流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等技术对不同微波预处理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及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水热处理可降低烤烟烟叶中水溶性糖、还原糖、植物碱及酚类物质含量,提高总氮、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并显著增加烤烟原叶的氮碱比(P≤0。05),其中微波水热 700 W-6 min处理组氮碱比高达1。65;而经微波干燥处理后,烤烟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整体仍处于优质烟叶指标范畴,且挥发碱含量显著增加(P≤0。05),部分预处理组中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增加;此外,GC-IMS共鉴定出56 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微波水热处理可增加烤烟的新鲜清香,微波干燥处理则可增加其甜香味。

    微波水热处理微波干燥处理烤烟烟叶加热卷烟挥发性香气成分

    烟草废弃物提取物的双水相萃取及其化妆品功效研究

    沙云菲熊骏威费婷吴达...
    80-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双水相萃取法制备烟草废弃物提取物,探究不同萃取条件对其中上相多酚得率的影响,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紫外吸收特性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当料液质量比为 1∶60,搅拌时间为 30 min,(NH4)2 SO4质量分数为23。3%,乙醇质量分数为23。5%时,上相多酚得率最高,为48。59 mg/g;该萃取条件下,烟草废弃物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当质量浓度为2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 98%,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78%;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特性,有一定的光防护功效;当提取物质量浓度在0~1。2 mg/mL范围内时,对Hacat细胞无细胞毒性,有望成为天然无刺激的功效型化妆品原料。

    烟草废弃物多酚双水相萃取法化妆品紫外吸收特性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