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轻工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轻工学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
轻工学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

张福平

双月刊

2095-476X

xuebao@zzuli.edu.cn

0371-63556285;63356929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5号郑州轻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轻工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学技术类期刊,由郑州轻工业学院主办,是设在美国的国际刊名代码中心(CODEN)正式确认代码(CODEN ZWIXEQ)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固定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固定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固定收录期刊、中文科学技术期刊数据库固定收录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固定收录期刊,并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4家高等学校建立了科技期刊合作的关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非烤烟型烟草的加热卷烟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关系研究

    赵璐王丙武高玉龙张晓宇...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非烤烟型烟草品种的烟叶化学成分与由其制得的加热卷烟感官品质的关系,对香料烟、晾晒烟、白肋烟、雪茄烟4 种类型非烤烟型烟草烟叶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通过代谢组学检测技术分析烟叶原料的挥发性代谢谱,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不同烟叶样品间的差异挥发性代谢物,并解析其与加热卷烟感官品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香料烟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白肋烟、晾晒烟和雪茄烟烟叶的植物碱、氮含量较高;白肋烟、晾晒烟、雪茄烟烟叶的挥发性代谢谱特征较相似,而与香料烟差异较大;在不同烟叶样品中,共筛选出130 种差异挥发性代谢物,主要为酯类、酮类、杂环类和萜类物质;差异挥发性代谢物主要与加热卷烟烟气的细腻柔和、刺激性、干燥感、干净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杂气和劲头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非烤烟型烟草化学成分挥发性代谢物感官品质加热卷烟

    基于单料烟的加热卷烟与传统卷烟香气成分释放差异分析

    何红梅尤晓娟王鸣郭宏霞...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10 种单料烟分别制备成加热卷烟和传统卷烟两种类型卷烟样品,采用GC-MS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评价加热卷烟气溶胶和传统卷烟主流烟气中香气成分的释放差异。结果表明:加热卷烟气溶胶和传统卷烟主流烟气中分别鉴定出53 种和77 种香气成分;两者共有香气成分 47 种,其中13 种香气成分在加热卷烟气溶胶中的释放量较为突出,除乙酸、γ-丁内酯外,其他 11 种均是醛酮类化合物;筛选出两种卷烟中存在显著释放差异的香气成分 53 种,包含吡嗪吡啶类 7 种、酮类 12 种、呋喃类 4种、酸类9 种、酯类3 种、酚类8 种、烃类 9 种、醇类 1 种,从差异性香气成分在该类别总鉴定成分的占比来看,酚类香气成分在两种卷烟中的释放差异性最为显著,其余依次为烃类、吡嗪吡啶类、酸类、酯类、酮类、呋喃类、醇类。

    单料烟加热卷烟传统卷烟香气成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烟芯材料吸湿特性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郑赛晶刘广超陈嘉彬高峄涵...
    10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烟芯材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湿度影响而产生吸湿或解湿的问题,对烟芯材料吸湿特性的评价技术进行梳理。指出:平衡含水率能够反映烟芯材料的持水能力,测试技术主要包括有损检测(烘箱法、气相色谱法、卡尔费休法、差量法)和无损检测(核磁法、微波法、红外法),前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耗时长;后者具有快速无损的优点,但易受样品形态、堆积状态等的影响。进一步地,水分赋存形态则可通过水分活度表征法和低场核磁共振法进行解析,水分活度反映了水分的可利用程度,而低场核磁共振法则能监测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但会受其他含氢成分干扰。吸附热力学可通过等温吸湿曲线、吸附模型、吸附热进行探究,吸湿动力学可通过吸湿时间曲线及其相关模型进行探讨,但仅从热力学或动力学角度来评价吸湿特性可能存在评价维度的片面性、适用范围的局限性等问题。未来可将二者结合,以建立更为合理、适用性更广的烟芯材料吸湿特性评价技术,为烟草制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吸湿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吸湿特性烟芯材料动力学热力学评价技术

    白藜芦醇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功效及应用研究进展

    石径姜燕飞赵春月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简要概述白藜芦醇理化特性和来源的基础上,从抗皮肤光老化、抗皮肤氧化、抗皮肤色素沉着和抗皮肤皱纹4 个方面,对白藜芦醇在延缓皮肤衰老方面的作用功效及其在化妆品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白藜芦醇具有显著的抗皮肤衰老功效,并已在众多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在化妆品领域,白藜芦醇不仅以其保湿、紧致皮肤、美白及抗皱等多重抗衰老特性广泛应用于面霜、乳液及精华等多种产品剂型中,而且通过纳米脂质体系统对其进行包埋和递送,可以有效改善它的透皮渗透能力,进而提升其整体的护肤效果;然而,白藜芦醇仍存在稳定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低和高剂量口服具有一定毒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化妆品中的更广泛应用。因此,未来还需对白藜芦醇进行全面科学的剂量研究和安全性评价,同时也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效果并推动其应用,从而为白藜芦醇作为化妆品和美容类产品中具有抗皮肤衰老的功能活性成分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白藜芦醇延缓皮肤衰老抗皮肤光老化抗皮肤氧化抗皮肤色素沉着抗皮肤皱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摘编)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