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枣庄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枣庄学院学报
枣庄学院学报

胡小林

双月刊

1004-7077

xyxb@uzz.edu.cn

0632-3786743

277160

山东省枣庄市北安路1号

枣庄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栏目:影视评论、运河文化研究、墨学研究、改革开放30年专题研究、鲁南文史、煤化工研究等栏目刊发的论文都在学术界引起过较大的反响,受到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墨学三维——基于人文墨、科学墨和工匠墨维度的考察

    刘长明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墨学有三维:人文墨、科学墨和工匠墨.人文墨,是大义墨学的思想文化之维;科学墨,是墨学的科学技术之维;工匠墨,是墨学的手工大巧之维.墨学三维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墨学的思想文化之维,奠定了天下之言尽归墨的理路,由此,墨学成为言盈天下、蕴含着共产主义微光的显学;墨学的天工自然之维,使墨学在重人文的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开显出中华文明三位一体的科学技术传统;墨学的手工大巧之维,力促多数墨者成为身体力行的国器,氤氲出影响至今的大国工匠精神.墨流千年,其命维新;墨学三维,共同成就了墨子"平民圣人"的美誉.

    墨学三维人文墨科学墨工匠墨墨流千年

    墨子与恩格斯科技观之比较——基于《墨子》与《自然辩证法》文本的思考

    冯道杰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千年中华文明蕴含着医药学、工程学、天文学、数学、农学等丰富的科技思想与成就,墨子的科技思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必然包括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科技思想的结合.墨子与恩格斯的科技思想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人民性、正义性、全面性、辩证性等共同特征,有着内在相通性契合性.比较墨子与恩格斯的科技思想,分析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科技思想相融相合的基因密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墨子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华优秀传统科技思想

    从墨子到"墨子号"——兼论中华文化的科学传统

    周明珠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视科学技术为末道,唯有墨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求真唯理的科学精神.墨子兼具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拥有数学、几何学、光学、军事学等领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具备求真理、利天下、尊规范的科学精神.秦汉以后墨学衰微,由显入潜,氤氲中华沃土数千年,为中华民族保留了宝贵的科技火种.至近代墨学逐渐开始复兴,在当代墨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墨子号"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既是对墨子科技成果的时代传承,又是对墨家科技思想的时代弘扬,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科技自信,有力驳斥了中华文化没有科技传统的谬论.

    墨子"墨子号"科学传统工匠精神

    大运河枣庄段的旅游功能研究

    李振启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往今来,大运河的功能作用除表现在交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外,还具有重要的旅游功能.作为大运河组成部分的枣庄段运河,旅游功能非常明显,突出表现为旅游交通、旅游集聚、旅游观赏、旅游链接、旅游文化积淀等.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及溢出效应,对枣庄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遗产,促进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枣庄运河城市旅游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枣庄段运河文旅融合现实意义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民间故事对水环境变迁的适应——以鲁南运河区域为例

    李纲吴元芳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河文化生态是影响运河民间故事的重要因素,运河民间故事也是运河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化生态学方法,将民间故事分成心态、世态、物态和生态四个层次.在四类故事中,选择有关水环境变迁的部分,从传承、悖论、矛盾、对立、融合和趋异六个方面,引证大量鲁南运河民间故事,阐释了运河民间故事对运河文化生态的适应性的表现.研究结果对当地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现对运河"非遗"文化生态的保护提供直接依据和重要参考.

    文化生态学运河民间故事水环境变迁鲁南运河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沿运城镇的兴衰与高铁交通格局重构研究

    贾文言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沿运城镇的繁荣与衰落与大运河的畅通和中断息息相关.在现代交通方式剧烈变革和京杭大运河全面通航条件缺失的情况下,沿运河方向修建高速铁路将具有深刻的意义,对塑造鲁西地区、山东省乃至全国交通格局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对沿运城镇、山东省乃至东部地区的率先高质量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京杭大运河城市兴衰高铁交通

    基于数字赋能的山东运河原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郑亚鹏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河原生村落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一,具有典型性、民族性和异质性.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中,运河原生村落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和发展是值得深思的事情.以山东运河原生村落台儿庄为例,探析其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以及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运河原生村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思考与实践探索

    曹斯亢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形的物质与无形的精神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综合体,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全体人民、依靠人民、引导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融入高校教育教学每一个环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全局性、渗透性、融媒体等特征,要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权,形成独具特色、优势明显、内容丰富的"融通式""大思政"体系,创建制度互洽、融合贯通、驱动有力的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实思考实践探索

    新时代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的必要性及有效策略

    王淑华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局势愈加复杂多变,具有预判性、前瞻性的政策决策对于国家战略实施及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高校教育智库建设是提升高校育人质量的有效举措,有助于高校学科特色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现阶段,高校教育智库建设在管理机制、人员结构、资金投入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问题,直接影响高校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对此,高校应重视顶层设计、注重人才引进、强化资金引流、加强成果转化,充分提升高校教育智库建设成效.

    高校高校教育智库治理

    从《庄子》英译海外评价看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

    雷沛华杨春丽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国内翻译出版并走出国门的中国文化典籍逐渐增多,但不少学者认为这些译本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庄子》国内英译本海外传播现状的客观数据,从一定程度上修正学者观点.笔者关于国外读者对《庄子》国内外英译本的评价调查表明,翻译质量、译者声誉、装帧设计、译本特色与权威译评对《庄子》的海外传播有重要影响.文章还指出《庄子》英译对改善中国典籍外译传播效果的启示.

    《庄子》英译本读者评价中国典籍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