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枣庄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枣庄学院学报
枣庄学院学报

胡小林

双月刊

1004-7077

xyxb@uzz.edu.cn

0632-3786743

277160

山东省枣庄市北安路1号

枣庄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栏目:影视评论、运河文化研究、墨学研究、改革开放30年专题研究、鲁南文史、煤化工研究等栏目刊发的论文都在学术界引起过较大的反响,受到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HP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模式评价

    余利娥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纷纷进行绿色转型.通过对37个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进行绿色转型采取的措施进行梳理,将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模式分为四类.在构建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四类绿色转型模式的绿色发展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模式的应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转型模式的得分最高,旅游经济转型模式的得分最低;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绿色转型进程中最看重城市转型对环境的影响,其次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AHP绿色转型模式

    基于灰色GM(1,1)的贵州物流需求"十四五"预测分析

    雷蕾吴洁陈嘉星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贵州省"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物流需求状况,根据贵州省2011—2020年货运周转量数据,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贵州省"十四五"期间的物流需求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贵州省物流需求量呈上升趋势.相关部门应抓住机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整合物流网络,推动数字化、智慧化物流建设,以及实现物流可持续发展等.以上建议可以为相关物流部门在"十四五"期间制定物流产业政策、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推动建设现代化物流提供决策依据.

    贵州物流需求灰色GM(1,1)预测模型"十四五"预测分析

    性别和生源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选择的影响

    李玲慧李一杉张欣瑶
    85-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5所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厘定性别及生源地与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的内在关联性.结果显示:选择国有企业的女性及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较多;民营企业相关就业单位选择上,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相较于生源地是农村的学生,城市生源地的学生偏好选择党政机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应加强完善各项法律政策的力度,高校应根据性别和生源地差异采取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并建设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应加强自身能力的专业性培养并尽早确定就业目标.

    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选择性别生源地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韩志超颜兵李广文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输出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校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契机,全面深化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本研究以体育产业应用型人才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索高校体育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发现,体育产业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产教融合既是机遇,也有挑战.一方面,体育在健康、健身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另一方面,随着当下体育产业愈加需要高质量发展,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应用人才是一大重要议题.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团队、校企合作、政策支撑5个层面厘清高校体育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产教融合高校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体教融合背景下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王政涵葛书林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教融合"的提出对青少年全面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体教融合"政策下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和推进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体育与教育部门协同工作力度不足;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与篮球竞赛体系不匹配;篮球后备人才基数小,人才梯队不完善;"学训矛盾"导致篮球后备人才成才率低;基层教练员训练教学手段不科学.为此,推进如下策略:完善顶层设计,整合教、体、社三方资源;完善各级篮球竞赛体系,帮扶俱乐部稳步发展;推进篮球特色学校建设,增加篮球后备人才基数;缓解"学训矛盾"所带来的割裂之痛;全方位提升教练员水平,保障运动员学习、训练、康复.

    体教融合篮球后备人才现实困境推进策略

    1+X证书制度下教师教学改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丁丽
    10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进行1+X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对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影响.在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激励政策作为自变量,把性别、年龄、教龄、职称作为中介调节变量,构建研究假设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激励政策正向影响教师进行1+X教学改革的行为意愿,性别对努力期望和促进条件有调节作用.针对研究结论给出了对应的建议,以期促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

    1+X证书制度UTAUT教学改革影响因素

    论群体一致性教学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王静乔欣唐静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培养学生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因其理论性强,涉及的前导课程多,学科交叉明显,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对群体一致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并从学生特点出发,打破传统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四为'五合一'三反馈'群体一致性"教学理念,为培养具备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自动控制教学理念群体一致性教学团队

    区域异质性视角下土地流转对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影响

    葛芹李宝礼
    126-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在稳健性的前提下,实证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乡村振兴总体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产业发展水平、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生态宜居、乡村治理具有促进作用;土地流转对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具有区域异质性.

    乡村振兴土地流转主成分分析法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证研究

    旷爱萍王瑞涛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2010—2019年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构建广西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灰色关联度对广西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中人民生活、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能源利用等6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广西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强劲,整体发展状况越来越好;在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方面也表现出优势,但能源利用和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缺陷.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模型灰色关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