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州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州学刊
中州学刊

喻新安

月刊

1003-0751

zzxk1979@126.com

0371-63836785,63936507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50号中州学刊杂志社

中州学刊/Journal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州学刊》创刊于1979年,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中州学刊》系国际学术交流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社科类优秀期刊、一级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发行范围遍及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远及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中州学刊》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提倡原创、打造精品”为办刊理念,广集百家睿智,编发精品力作,弘扬中原文化,关注学术前沿,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中州学刊》立足中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注意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刊载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州学刊》主要刊登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学术论文。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当代政治”、“理论经济学新探”、“农村经济”、“经济学比较研究”、“社会问题研究”、“法学研究”、“伦理学研究”、“易经、道家研究”、“宋明理学研究”、“冯友兰研究”、“宋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先秦文学研究”、“唐宋文学研究”、“文艺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脸面观"视角下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逻辑分析

    张必春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居民参与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障,而居民参与不足是当前基层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践中,"脸面"是动员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因素。然而,学界已有的关于居民参与的基层治理研究大多从宏观视角展开,少有从"脸面"这一微观层面的社会心理视角切入。探究"脸面"与居民参与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其进行类型学划分,进而构建"脸面治理"框架,对于动员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脸面居民参与基层治理

    生态与社会二重性: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环境社会工作新方向

    罗桥顾海娥
    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工作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社会工作的发展也需要回应现代性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发展是现代性的一对重要矛盾体,当代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应当回应这个问题。为此,需要将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两个主体的调适与融合作为驱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作为中国环境社会工作发展新的开端和指引,对环境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所遵循的价值观、工作法则做出新的解释,进而构建中国本土环境社会工作实践的新取向。

    中国式现代化环境社会工作生态—社会复合型正义

    应用伦理学的方法论

    张霄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方法体系的应用伦理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它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方法组合",是各种原则、规范、推理技巧和分析框架的应用组合;它也是一种"做伦理学"的方法论。应用伦理学的早期范式是一种原则主义,即运用普遍原则判断特殊事例的道德推理。当代应用伦理学的研究范式则是一个"转化"和"应用"多元知识解决道德困境的综合判断决策系统,它有两个重要的方法路径:权衡伦理原则和细化伦理规则。规则的权衡和细化是应用伦理学对道德推理不断开发的过程,是两种具有基础意义的应用伦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伦理学不仅打开了一个可适度无限开放的问题域,也催生着一个开放的学科知识交互系统和一个综合判断决策系统。但也应认识到,应用伦理学无法解决所有的道德困境,因此不能对它抱有不合理的预期。

    应用伦理学方法论道德推理反思平衡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道德建设

    杨宇辰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伟大思想转化为成功的实践,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和重大命题。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地包含着道德实践的过程,有利于推动人的道德自我的发展,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伦理构建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厚土壤。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从"自主的人"的价值原点出发,推动"现实的人"在新公共空间的成长,落实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发展主体自为的自律性、自觉的能动性、自由的超越性,增加人民共同体的社会资本,促进人的素质现代化和观念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伦理支持,注入道德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公民道德建设马克思主义人学

    论国学

    吴天明
    11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学是中国古代教化官员的学堂而非其他学堂,是中国的治国之学而非中国之学。国学与阶级、私有制和国家同源,五帝及其王官在明堂上分别教化现任、候任官员如何治国富民并适当获利,国学学堂和治国学问即同时产生。周末至清末各级政府举办公办国学,春秋末至清末有识之士举办民办公助的国学,均对候任官员进行文化基础知识和治国理论的教育,具有学历教育和岗前培训的双重属性。治国学问,五帝、夏、商、周、春秋九代为先王之道,记录先王陈迹、体现先王之道的,就是春秋中晚期周天子王官定型传世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文本;春秋战国之交,孔子师徒祖孙系统研究先王陈迹,总结发展先王之道,创造了新王之道;战国至清朝后九代,以先王之道、新王之道为理论核心,又先后吸收了战国子学、汉至清代经学的理论精华,形成了后九代的治国之学。治国之学始终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理论渊薮。五千多年来,国学利人利己、共同富裕的本质属性,仁学、礼学的理论体系,亘古未变;但君子获利的依据,九代论功行赏,后九代按位取酬;国学的学术外延,因时空环境变化而屡有变化。

    先王之道新王之道子学经学国学

    印文誊录与汉代地方行政:基于简牍公文书的讨论

    沈刚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代简牍文书誊录了一些印文内容,在文书作业的不同环节,各有特色。文书传行环节多数照实抄录,但有时简写印文或简述印文,比如机构和官称的省写,也有对印章责任人所做的描述性誊录,这些都以能准确辨识发文者为原则。西北地区简牍的收文记录则几乎完全照录印文,而长沙东汉简牍中的收文记录则由发文者事先写就,比印文内容更翔实。传的印文也会被关吏忠实记录下来。汉代公文书印文誊录,反映了地方行政事务责任落实到人,秉承灵活务实原则,其流程不断优化,更加简洁、高效等特征。

    汉代简牍印文地方行政

    走马楼西汉简中的经济作物管理

    罗启龙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马楼西汉简中"非纵火时擅纵火"的辞例为汉武帝时期的案例,该案所焚烧的"梅材""茭草"属于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经济作物,而汉代律令对仓(会)、私人田园以及野生山林区域的同一类经济作物有不同的保护规定。"纵火"应当指代火田开荒,而"时"则代表时禁,但"纵火时"可能因地貌不同,要求各异。生长于河谷地区的灌木、禾草等"草田"可能于七月焚烧,但乔木植被茂密的山林地区自七月砍伐后,很可能十月才允许烧山。走马楼西汉简另一辞例"长沙临湘少内禁钱计误脱案"中所输药材应为地方上贡之"献",而中央政府通过文书与校券等方式对"四时献"的物品进行严格监管。

    走马楼汉简经济作物

    郭茂倩《乐府诗集》对乐府学谱系的建构

    吴大顺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郭茂倩《乐府诗集》将汉魏六朝以来形成的以乐府歌辞载录、曲题考释和乐府专题批评为基本形态的乐府学成果集于一体,建构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乐府学谱系。在诗歌选录方面,它广采博收,成为历代乐府诗集选诗数量和卷次规模之最,并将乐辞本的"乐录"作品与文辞本的"歌录"作品同时收录,将乐工"乐奏辞"与文人"本辞"汇为一集,构建了乐府歌辞载录的新谱系。在解题方面,它将类题、组题和曲题三个层面的解题集于一体,使曲题本事、本义的解说与乐府音乐的专题论述相统一,拓展了乐府专题批评的新境界。在分类方面,它以乐府诗的音乐属性为基础,既充分吸纳前人分类成果,又结合乐府诗历代发展流变的复杂性,集汉唐历代乐府诗谱系之大成。

    郭茂倩《乐府诗集》集大成乐府学谱系

    序跋对古代小说的价值辩护和地位标榜

    许冬阳李桂奎
    158-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古代小说批评的主要形式之一,序跋常被用来论说小说的价值和功用,以提高其所评论小说乃至小说文体整体的地位。为此,各类序跋常通过"依经傍史"的方式,强调小说羽翼经史的正统性和裨补经史的优越性,或将所评小说与其他经典小说比肩,或将所评小说与低俗乏味的小说划清界限,或称所评小说乃立言之作,或称所评小说创作为发愤著书,或称所评小说为济世文章。各类序跋多注重对小说的价值辩护与地位标榜,具有较为独到的理论价值。但由于功能所限,各类序跋均无法做到完全客观,部分序跋还会有夸张或失实的成分,因而读者不可全盘采信。

    序跋劝惩依经傍史价值辩护创作意图

    论新闻生产算法影响评估机制的构建

    张超陈莎
    168-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媒时代算法已广泛嵌入新闻生产全流程,与之伴随的各类风险值得关注。当前国家层面的算法风险治理侧重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推荐算法和深度合成算法,并未将新闻生产相关的其他算法纳入其中,形成算法风险治理的盲区。新闻生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构建专门的面向新闻生产的算法影响评估机制势在必行。算法影响评估具有治理对象细分、治理节点前移、评估要素全面等优势。对新闻生产而言,算法影响评估可以提升新闻生产算法风险治理的针对性、公平分配风险责任、有效保护新闻用户权益、提高新闻从业者算法素养。新闻生产算法影响评估应根据算法风险影响对象识别风险类别、综合多重因素确定风险等级、基于风险等级确定责任义务来构建具体的评估机制。

    算法影响评估算法风险风险为本算法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