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丧子"故事与"幸存"心理——重论沈从文早期乡土小说

"丧子"故事与"幸存"心理——重论沈从文早期乡土小说

扫码查看
沈从文在文学成熟后写作的小说,因独特的笔法与思想而备受读者与研究者的关注,然而他1920年代末刚开始尝试乡土写作时所创作的一批作品,却一直没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结合沈从文的生活经历,重新分析、解读沈从文的早期乡土小说,可以发现沈从文早期乡土小说的两个特点:一是"丧子"故事的反复出现;二是叙述中独特的"幸存"心理.两者分别与沈从文的母亲与九妹来投奔他以及他此前的军旅经历密切相关.而对于沈从文来说,"丧子"故事成为了他思考城乡关系时的原点,"幸存"心理的消退则让他获得了属于现代知识分子的"良心".这种转变使沈从文从幼稚的自叙传小说中走出,迈向更宽广的文学世界,也深刻地影响了沈从文所建构的乡土世界的形态.

杨一多

展开 >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天津300071)

沈从文 乡土小说 丧子故事 幸存心理 乡下人

202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64
ISSN:1001-5019
年,卷(期):2024.48(6)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