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传承与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寿州锣鼓"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传承与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寿州锣鼓"为例

扫码查看
"寿州锣鼓"作为寿县及沿淮流域的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它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接受不同文化启蒙和熏陶的初始时期,幼儿获得的生活、文化经验对他们的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幼儿园阶段开展非遗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感知一些浅显并易于理解的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帮助他们感受文化的不同元素.将本地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能够让幼儿在家乡这个天然的生活课堂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许云、湛友冉

展开 >

寿县寿州幼儿园 安徽淮南 232200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寿州锣鼓 幼儿园 传承与发展 实践研究

2024

安徽教育科研

安徽教育科研

ISSN:
年,卷(期):2024.(4)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