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7个茶树品种的花粉形态与生活力研究

7个茶树品种的花粉形态与生活力研究

Identification of morphology and viability of pollen from seven tea cultivars

扫码查看
为研究不同茶树品种之间花粉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力变化,以7个茶树品种为试材,进行花粉形态结构观察及其随培养时间增长萌发率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 表明:(1)7个茶树品种花粉均呈左右对称,具有3个萌发沟,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萌发沟长度、宽度以及延伸比例呈现多样性,赤道面观呈椭圆形和棱锥形,极面观呈圆形和近三角形;外壁呈现光滑瘤状和粗糙瘤状,且部分品种花粉表面有穿孔.(2)在24 h的培养时间内,7个茶树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均呈“S”型曲线增长,且基本上在1、3和5h呈现显著性差异增长,到7h接近萌发峰值.其中,柿大荼黄种、龙井43、福鼎大白茶的花粉萌发率较高,而云抗10号的花粉萌发率均显著低于其他6个品种.对中国种舒茶早(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Shuchazao')与阿萨姆种云抗10号(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Yunkang 10')的花粉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发现它们在4℃和-20℃温度下的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在180d的贮藏时间内,舒茶早与云抗10号分别在-80℃与-20℃的贮藏温度下对其花粉活力的保存更适宜.

郭锐、密孝增、王华斌、夏小波、刘露、刘升锐、韦朝领

展开 >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园管理中心,合肥230036

茶树 花粉形态 生活力 贮藏温度

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

15czs080322060402

2020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412
ISSN:1672-352X
年,卷(期):2020.47(3)
  • 3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