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青弋江水系光唇鱼群体遗传变异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青弋江水系光唇鱼群体遗传变异

Population genetic variation of Acrossocheilus fasciatus in Qingyi River based on microsatellite markers

扫码查看
为探讨长江支流青弋江水系光唇鱼的群体遗传变异,基于微卫星标记分析其5个采样点共105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光唇鱼5个群体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5.250~8.37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580~4.415;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618~0.67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69~0.77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29~0.699、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1.359~1.566.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0.116~0.322)较小,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一致表明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基于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秧溪河和浦溪河群体、麻川河和泾县群体分别聚为一支,最后与旌德群体聚在一起.这是由于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其栖息地之间距离远近显著相关.

胡玉婷、段国庆、周华兴、凌俊、潘庭双、江河

展开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

光唇鱼 青弋江 微卫星 遗传变异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团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团队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

170307010092020YL0382020YL039皖农科[2016]84号共同资助

2020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412
ISSN:1672-352X
年,卷(期):2020.47(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