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氯霉素对青海弧菌Q67联合毒性作用及机制

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氯霉素对青海弧菌Q67联合毒性作用及机制

扫码查看
近年来,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AG)抗生素与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联用产生增毒作用而引起的死亡事件屡见不鲜.以4种AG抗生素:盐酸大观霉素(SPC)、硫酸小诺霉素(MCR)、硫酸丁胺卡那霉素(AMK)、妥布霉素(TOB)和氯霉素(CHL)为研究对象,选择青海弧菌(Vibrio qinghiaiensis sp.-Q67,Q67)作为指示生物,采用直线均分法设计二元混合物,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浓度-效应数据,运用浓度加和(CA)模型对药物间的毒性相互作用进行评估,并同步分析抗生素联合毒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暴露时间为12h时,以半数浓度效应(ECs0)的负对数pECs0值为毒性指标,5种抗生素的毒性大小顺序为TOB>CHL>MCR>AMK>SPC;4种AG抗生素与CHL的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特点因混合组分的不同而不同,Q67在二元混合物的EC50浓度水平、暴露12 h后,细胞形态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在单个抗生素的EC50浓度、暴露12h后,细胞明显受损,但损伤程度不同;大部分受混合物作用的Q67的发光相关物质含量在EC50效应下均低于空白组,抗生素及其混合物的作用机制很可能是通过干扰发光菌体内蛋白质合成,进而导致细菌代谢紊乱,最终致其死亡.
Toxicity and mechanism of four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combined with chloramphenicol towards 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

张瑾、陈如荔、姜慧、申慧彦、洪桂云

展开 >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合肥230601

安徽省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合肥23060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青海弧菌Q67 二元混合物 时间依赖毒性 毒性相互作用 作用机制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2019YFC040850321677001202110878023

202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412
ISSN:1672-352X
年,卷(期):2022.49(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