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中下游水稻育种基地选址的评价研究

长江中下游水稻育种基地选址的评价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求育种基地选址的评价方法,为育种基地的选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1—2015年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区域试验产量数据,比较分析13个区试点代表性,以及试点对品种的判别力.[结果]不同试点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中,江苏盐城、江苏扬州、安徽芜湖和河南信阳4个试点产量表现与整体产量表现的相关性最强,说明这4个试点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AMMI分析表明,福建建阳、湖北宜昌、江苏盐城和浙江富阳4个试点的稳定性参数Dj最大,分别为34.72、31.91、31.42和30.89,说明这4个试点对品种的判别力最强.结合试点代表性和试点对品种判别力分析,江苏盐城、湖北宜昌、安徽合肥和河南信阳4个试点不仅具较强的试点代表性,同时其对品种的判别力也较强.[结论]江苏盐城、湖北宜昌、安徽合肥和河南信阳4个试点所在的区域比较适合建设育种基地.
Evaluation on Sites Selection for Rice Breeding Base i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马晓春、张俊江、高前宝、王凯

展开 >

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产品测评部,湖北武汉430206

水稻 育种基地 试点代表性 判别力 AMMI模型

2020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0.48(2)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