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降砷修复剂对砷污染稻田的影响

降砷修复剂对砷污染稻田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治理砷污染稻田土壤,选取湖南省石门县某砷污染稻田,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降砷修复剂(硅灰石+沸石+氯化铁)对早、晚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稻谷产量、土壤中有效态砷及稻谷中无机砷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砷修复剂2250、3750 kg/hm2的施用水平下,早稻土壤pH能提高0.28~0.4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6.86~12.03 cmol/kg,有机质增加9.25~18.16 g/kg;晚稻土壤pH能提高0.32~0.4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8.17~12.06 cmol/kg,有机质增加10.80~19.91 g/kg;施用降砷修复剂,早稻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分别降低36.94%、55.93%,晚稻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分别降低53.21%、63.02%;早稻稻米中无机砷含量分别降低75.59%、85.04%,晚稻稻米中无机砷含量分别降低79.03%、89.76%,均达到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同时,施用降砷修复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谷的产量,早稻稻谷产量增加3.76%、6.82%,晚稻稻谷产量增加8.52%、11.93%.总体来看,降砷修复剂在晚稻上的修复效果要优于早稻.
Effects of Arsenic-reducing Repair Agent on Arsenic-contaminated Rice Fields

袁海伟、胡露、唐守寅、熊琪、田一君、吴霄霄、董帅厅

展开 >

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 300191

环保桥(湖南)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205

降砷修复剂 有效态 土壤 稻谷

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

Kh18012242018SZ0029

2020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0.48(12)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