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甜玉米产量和氮磷养分利用率对施氮量的响应

甜玉米产量和氮磷养分利用率对施氮量的响应

扫码查看
[目的]阐明甜玉米产量和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对氮肥施用量的响应模式,从而为改善甜玉米的氮肥管理方案、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提供支撑.[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市的洱海流域开展田间试验,设置5个氮肥施用量处理(0、100、200、300、400 kg/hm2),测定鲜穗产量、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产量,以及茎叶、苞叶、籽粒、穗轴等的氮磷含量;计算收获指数、籽粒吸氮量和吸磷量、地上部吸氮量和吸磷量、氮肥和磷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回收率、籽粒氮肥利用效率、籽粒氮和磷利用效率、氮和磷收获指数及氮偏平衡.在此基础上,分析以上指标对氮肥施用量的响应模式.[结果]鲜穗产量、籽粒产量、籽粒吸氮量、籽粒吸磷量及磷肥偏生产力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渐近增长的模式,最大增长幅度均为17.2%(与不施氮肥的对照相比).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地上部吸氮量和吸磷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渐近增长的趋势,但其统计模型不显著.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及籽粒氮肥利用效率在施氮量为100 kg/hm2时最大,分别为27.20、2.51 kg/kg及3.2%,三者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指数下降,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73.6%、59.8%及59.9%.收获指数、氮肥回收率、籽粒氮利用效率、氮收获指数、籽粒磷利用效率及磷收获指数等指标在处理间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2.9%~25.5%、5.5%~11.9%、22.3~25.1 kg/kg、28.3%~31.9%、30.1~34.3 kg/kg及20.2%~23.0%,且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有关模型不显著.施氮量为115 kg/hm2时,以地上部总吸氮量计算所得的氮平衡值等于1.0.[结论]研究区域的土壤基础肥力较高,导致在较低施氮量时有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以及较低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回收率、籽粒氮肥利用效率.茎叶吸收的氮向玉米穗和籽粒转移效率较低,由此进一步降低研究区域甜玉米的氮利用效率.增施氮肥能提高甜玉米对磷的利用效率.施氮量在115 kg/hm2左右是研究区域甜玉米施氮量的合理参考值.
The Responses of Yield an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Use Efficiency of Sweet Corn ( Zea mays L. sacharata Sturt) to Nitrogen Fer-tilizer Input Rate

崔玉涛、季贞希、张彪、代军、陈缘、陈昊东、李美、吕建国、陈有君、王弢、胡小康

展开 >

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甜玉米 氮肥利用效率 氮偏平衡 磷肥利用效率 洱海流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

41963007KYBS2018028

2020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0.48(19)
  • 4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