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环境对陆地棉品种主要产量和质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稳定性分析

生态环境对陆地棉品种主要产量和质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稳定性分析

扫码查看
为了研究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在新疆不同生态区域的变异和产量的稳定性,选用10个陆地棉品种分别在5个试验点进行种植,分析了不同生态环境下陆地棉主要性状的变异规律,并利用GGE双图标分析了籽棉和皮棉产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各陆地棉品种的质量和产量性状变幅很大,不同环境下各性状表现有差异,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纤维的整齐度指数,其次是衣分和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棉花品质性状的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表现为环境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和G×E互作效应;其他性状均表现为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和G×E互作效应;籽棉产量和纤维的断裂比强度G×E互作效应最大,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运用GGE-biplot可以有效地解释G和GE互作的86.54%和84.87%的变异;中棉XP5和中棉XP4是高产类型品种;中MB13017是优质品种;棉花品质性状主要受环境的影响,而基因型则决定棉花产量,单铃重、衣分和马克隆值受G×E互作共同影响,衣分、纤维的整齐度指数和上半部平均长度受基因的遗传特性所控制,可以通过优化栽培条件显著提高纤维整齐度和长度以及衣分,从而夺取棉花优质高产.
Effects of Ecological Conditions on Major Yield and Quality Characters of Upland Cotton and Their Stability Analysis

孔德培、拜克热·斯迪克、王艳、龚举武

展开 >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农业厅种业发展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中棉种业有限公司,新疆阿克苏843000

陆地棉 基因型 G×E互作 GGE双图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1610162020020402

2020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0.48(24)
  • 4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