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粤北山地城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韶关市为例

粤北山地城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韶关市为例

扫码查看
[目的]探究粤北山地城市植被固碳能力与地形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方法]基于韶关市30 m DEM数据及2000—2015年MOD17A3H长时间序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采用差值法、变化率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近16年来韶关市NP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0—2015年韶关市NPP整体呈现出东北—西南走向高、东南和西北偏低的空间分布态势,其中翁源县植被NPP年均值最高,为658.71 g/(m2·a),新丰县和南雄市次之,而乳源瑶族自治县NPP年均值最低,仅为507.47 g/(m2·a).16年间韶关市植被NPP年际均值在539.15~698.88 g/(m2·a),其中,NPP在>500~600 g/(m2·a)占比最高,为30.72%.2000—2015年韶关市植被NPP整体呈现增加态势.韶关市植被NPP均值随海拔和坡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态势,在高山(>1500 m)、垂直坡(>50°)区域范围到达最小值,分别为324.19、484.48 g/(m2·a).韶关市植被NPP在不同高程、坡度区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这表明NPP受到不同高程和坡度条件下的气温和降水等地理要素影响较为显著.[结论]该研究成果可为揭示丹霞山地城市生态系统植被固碳能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Mountainous Cities in Northern Guang-dong—A Case Study of Shaoguan City

陈斌、徐尚昭、周阳阳、徐锋良、王晨光

展开 >

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广东省环境保护核辐射追踪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韶关 512029

广东省放射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韶关 512029

MOD17A3H 植被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分布特征 粤北山地

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基金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科研创新项目

2017B030301005-LORS2009202003

2023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3.51(3)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