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扫码查看
[目的]构建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方法]以陕西省为例,综合考虑省内11个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市区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等进行量化测算,通过引入生态超载指数,构建区域内的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对各市区的生态价值补偿量进行测算.[结果]2019年陕西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整体上有少量盈余,全省可获得生态补偿量2.10×108元;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耕地生态处于赤字状态,尤其是西安市耕地生态超载指数达-2.15;陕北和陕南地区耕地生态处于盈余状态,该区域耕地生态状况良好.关中地区需支付48.36×108元的耕地生态补偿费,陕北、陕南地区分别可获得44.31×108和6.15×108元的耕地生态补偿费.[结论]测算结果与各市区的现实情况基本相符,可为陕西省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和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依据,该测算方法可为各地区的耕地生态补偿费测算提供参考.
Quantitative Study on Ecological Value Compens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the Process of Non-agricultural Conversion —A Case Study of Shaanxi Province

李朦

展开 >

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

耕地非农化 生态超载指数 生态价值补偿 陕西省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内部科研项目

2021ND0136DJNY2022-9

2023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3.51(3)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