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初加工方法对亳白芍药材中6种指标性成分的影响

不同初加工方法对亳白芍药材中6种指标性成分的影响

扫码查看
采用UPLC法测定亳白芍中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儿茶素、丹皮酚6种成分含量,研究水煮时间、去皮、去皮水煮顺序等初加工方法对亳白芍中6种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白芍初加工方法.结果表明,水煮后白芍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素含量增加,在15 min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53、3.11 mg/g;丹皮酚含量降低,水煮20 min含量由0.065 mg/g降至0.006 mg/g;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在15 min时含量最高,分别为14.21、38.33、1.66 mg/g.去皮后没食子酸含量稍有增加,而其他5种成分含量下降.水煮后去皮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含量高于去皮后水煮,而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含量较低.白芍初加工方法为沸水煮15 min取出,冷却,刮去外皮,干燥.
Effects of Different Primary Processing Methods on Six Index Components in Radix Paeoniae Alba in Bozhou

李扬、胡悦、王蓉、刘耀武、夏成凯

展开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 236800

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亳州市重点实验室,安徽亳州236800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12

亳白芍 初加工方法 指标性成分 UPLC法 主成分分析法

安徽省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自然科学项目

KJ2020A1015gxyq2021277BYK2017

2023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3.51(5)
  • 1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