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部湾沿岸钝缀锦蛤不同地理群体形态学差异研究

北部湾沿岸钝缀锦蛤不同地理群体形态学差异研究

扫码查看
利用形态特征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5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北部湾沿岸东兴(DX)、北海(BH)和防城港(FCG)3个野生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群体进行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东兴群体体型最大,贝壳较为厚重;北海群体软体部最为饱满;防城港群体壳型"凸"形明显,贝壳隆起程度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共获得3个主成分,主成分1、主成分2、主成分3的贡献率分别为35.369%、21.282%和14.968%,累计贡献率为71.619%.通过逐步判别法选出8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建立了3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50.00%~90.00%,P2为60.98%~78.95%,3个种群的综合判别率为70.3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北海群体与防城港群体的钝缀锦蛤具有更为接近的形态特征,而东兴群体由于壳型较扁,在形态上与另外2个群体存在明显差异.北部湾地区钝缀锦蛤不同群体间的形态学差异是种间杂交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为北部湾钝缀锦蛤群体的人工养殖与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Study on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of Tapes dorsatus along the Coast of Beibu Gulf

邱炬维、刁宏山、赖胜琪、尹聪、栗志民

展开 >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524000

钝缀锦蛤 形态学差异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聚类分析

2019年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

桂科AA19254032-3

2023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3.51(6)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