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绿地中鸟类对小叶榕果实的取食和传播作用

城市绿地中鸟类对小叶榕果实的取食和传播作用

扫码查看
2020年9—11月借助Safari 10×42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访问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果实的鸟类的取食行为(鸟类种类、取食频次、取食时间、取食量、取食方式和传播距离)进行观察,同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 model)探讨鸟类功能特征对果实取食量和传播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榕能吸引6种(1目3科)食果鸟类以整吞的方式取食其果实,其中红耳鹎(Pycnonotusjocosus)、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是小叶榕果实的主要传播者.不同鸟类对小叶榕果实的取食频次存在显著差异(t=3.338,df=5,P=0.021),而取食量、取食时间和访问只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7个变量(访问只数、取食方式、取食时间、翅长、尾长、体重和体长)对果实取食量的解释率为24.31%,其中鸟类访问只数与果实取食量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鸟类体型特征变量(翅长、尾长、体重和体长)对鸟类传播距离的解释率为17.88%,其中翅长和体长均与传播距离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鸟类的功能特征会影响其对小叶榕果实取食行为,进而影响其种群的自然更新.
Foraging and Dispersal of Birds on Ficus microcarpa Fruit in Urban Green Space

汪国海、唐创斌、韦丽娟、农万廷、黄秋婵、董佩佩

展开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数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小叶榕 食果鸟类 体型特征 种子传播 城市绿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第四批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立项建设学科项目

2018FG0082021BS002

2023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3.51(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