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日照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分布精细化测绘及化学方法治理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日照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分布精细化测绘及化学方法治理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扫码查看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入侵我国沿海湿地产生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之一,其生长已严重威胁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不断侵吞当地原生物种的生存空间,急需摸清互花米草的空间分布并针对现有的互花米草开展治理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测.在选划区域治理的前、中、后3个时期通过无人机遥感精细化测绘手段,对互花米草的分布面积进行动态监测,并通过分析各个时期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优势种及优势度以及各项多样性指标,发现化学方法治理对互花米草的灭杀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并未对区域内底栖生物类群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到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其用量和施用时间密切相关,因而在后续的研究中,应在保证灭杀效果的前提下,探索出用药的最佳时间和药量的比例以求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Fine Mapp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the Effects of Its Chemical Treatment on Benthos in Rizhao City

Spartina alternifloraFine mappingChemical treatmentBenthosBio-diversity

黄帅、侯继灵、于洋、王建勇、郑智勇

展开 >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山东青岛 266100

互花米草 精细化测绘 化学治理 底栖生物 生物多样性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资金资助项目

202106

2023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3.51(19)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