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对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

南方红壤侵蚀区芒萁对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

扫码查看
利用聚乙二醇(PEG)6 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了芒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芒萁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水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0%PEG 6 000 浓度下显著提高,但在较高浓度时下降.随着PEG 6 000浓度的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在 30%PEG 6 000浓度时芒萁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综上,较高的SOD和CAT活性以及较高的Pro浓度共同提高了芒萁的抗旱性,是协助芒萁抵御季节性土壤干旱的主要因子,而极端干旱仍会破坏芒萁的抗旱生理活动.
Responses of Dicranopteris pedata to Simulated Drought Stress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6 000 in the Red Soil Erosion Area of South-ern China

Drought stressPolyethylene glycol 6 000Dicranopteris pedataSoil and water erosionRed soil erosion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冯柳俊、陈志强、陈志彪、罗立津、王健

展开 >

福建省湿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7

干旱胁迫 聚乙二醇6 000 芒萁 水土流失 南方红壤侵蚀区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福建省水利科技项目

2020J01143MSK202201

2023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3.51(20)
  •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