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国近代乡村平民教育的发轫与早期运作

我国近代乡村平民教育的发轫与早期运作

扫码查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工在为英法美等协约国军队服务的过程中,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深受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欺凌之苦.在中西方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晏阳初等人以志愿者身份向他们普及生活知识,传播新闻信息和国内外文化,使华工们从认知到情感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并逐渐产生了家国认同,进而影响到其社会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在中国乡村开始了旨在开发"脑矿"的乡村平民教育,他们以建设乡村为己任,为乡村平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全面提高乡村平民素质,掀起了一场乡村教育启蒙运动.虽然这场运动因为抗战的全面爆发而中断,但它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The Beginning and Early Operation of Rural Civilian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National identityRural civilian educationRural culture revitalizationRevitalization of rural talents

任庆银、任广新、徐晓

展开 >

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

中共曲阜市委员会组织部,山东曲阜 273100

家国认同 乡村平民教育 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人才振兴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2021年教改项目

21CDSJ02

2023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3.51(20)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