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修复后南通市老坝港围垦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修复后南通市老坝港围垦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扫码查看
[目的]评估老坝港围垦区的生态修复效果.[方法]在江苏省南通市老坝港滨海湿地围垦区开展了微地形改造和翅碱蓬种植等生态修复工程,并于修复前后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水体理化指标及沉积物常见重金属含量的监测.[结果]修复前该区域5个断面鉴定到6种底栖动物,修复后鉴定到16种底栖动物.修复前耐污性较强的中间拟滨螺、双齿围沙蚕为主要优势种,修复后沈氏厚蟹的优势度明显上升.与修复前对比,该区域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及生物量显著下降,但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增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RDA分析显示,水体溶解氧和沉积物中Cu、As、Pb含量是影响老坝港围垦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生态修复工程对围垦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恢复有明显效果,这为今后开展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依据.
Changes of Macrobenthic Community Structure af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Laoba Port Reclamation Area of Nantong C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Laoba PortEcological restorationMacrobenthosCommunity structureInfluencing factor

张刚、欧阳凯、万凯超、吉萌、张家林、张继武、张明明、付强

展开 >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7

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53

老坝港 生态修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影响因素

江苏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JSZRHYKJ20201032071615

2023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3.51(2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