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以河南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依据,估算该地区乔木林碳储量及碳密度,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森林质量提升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第九次河南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IPCC推荐的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河南省乔木林不同树种、不同龄组、不同起源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河南省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160.37×106 t和46.02 t/hm2;阔叶混、栎类、杨树、针阔混、马尾松5个树种组碳储量占乔木林碳储量的85.99%;不同林分类型中,阔叶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85.63%,碳储量占乔木林碳储量的88.09%,阔叶林是乔木林的主体;不同树种中,栎类林的碳密度最大,为57.27 t/hm2,其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27.80%;不同龄组碳储量大小表现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幼龄林碳储量最大,但密度最小,乔木林以幼、中龄林为主.[结论]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使河南省森林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区域森林固碳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