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粉虫抗菌肽的诱导·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黄粉虫抗菌肽的诱导·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诱导对黄粉虫抗菌肽活性的影响,为黄粉虫抗菌肽的修饰改造、分子克隆、外源表达等奠定基础.[方法]选7龄、8龄、9龄的黄粉虫幼虫,以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为诱导菌采用微量注射法、针刺法诱导抗菌肽,对不同菌液浓度和不同方法诱导的不同龄期黄粉虫幼虫抗菌肽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①黄粉虫龄期对抗菌肽活性有显著影响.釆用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作为诱导菌,对7龄、8龄和9龄黄粉虫进行诱导,在诱导处理中,8龄幼虫诱导的抗菌肽活性显著大于其他龄期幼虫诱导的抗菌肽活性(P<0.05).②不同菌液浓度诱导黄粉虫幼虫产生的抗菌肽抑菌活性存在差异.菌液浓度为对数期浓度稀释100倍时抗菌肽活性显著大于其他稀释倍数诱导的抗菌肽活性(P<0.05).③不同方法诱导产生的抗菌肽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微量注射诱导的抗菌肽活性显著大于针刺诱导的抗菌肽活性(P<0.05).④2种细菌诱导的抗菌肽活性有显著差异.采用沙门氏菌诱导的抗菌肽最高活性显著大于采用巴氏杆菌诱导的抗菌最高活性(P<0.05).[结论]黄粉虫抗菌肽的活性受黄粉虫龄期、诱导源微生物种类、菌液浓度、诱导方法的影响.该研究中,以8龄黄粉虫为试验动物,采用对数期沙门氏菌液稀释100倍进行微量注射法诱导,所获得的抗菌肽活性最好.
Study on Induction, Isola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ntibacterial Peptides from Tenebrio molitor

Antibacterial peptideTenebrio molitorAntibacterial activityInduction method

刘雪兰、董以雷、Dalle Zotte、伏春燕、张亨、石天虹、李霞、魏祥法、刘瑞亭、阎佩佩

展开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University of Padua, Padua,Italy 35020

抗菌肽 黄粉虫 抑菌活性 诱导方法

山东省农科院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家禽创新团队项目济南市"新高校20条"资助项目

CXGC2022F36SDAIT-011-06202228037

2024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413
ISSN:0517-6611
年,卷(期):2024.52(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