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内膜剥脱术后MI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内膜剥脱术后MI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内膜剥脱术后心肌梗死(M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40例,均在内膜剥脱术后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MI分为MI组(n=39)和无MI组(n=101).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内膜剥脱术后MI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用于内膜剥脱术后MI发生风险预测临床效能,并进一步分析临床特征指标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间关系.结果 140例患者术后7 d内发生MI共39例,发生率为27.86%;MI组基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为(56.31±6.82)%,低于非MI组,MI组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为(2.27±0.44)μg/L,高于非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LVEF和术后24 小时心肌肌钙蛋白I是内膜剥脱术后M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 显示,入院时LVEF用于内膜剥脱术后MI发生风险预测约登指数高于术后24小时心肌肌钙蛋白I;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入院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术中前降支桥血管流量均与入院时LVEF水平呈负线性相关(P<0.05).结论 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内膜剥脱术后MI发生与入院时LVEF和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密切,其中入院时LVEF具有更佳术后MI发生预测价值.

于瑶、陈会校、李娟、柴巧英、张巍、韩继如

展开 >

056002 河北邯郸 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四科

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 内膜剥脱术 心肌梗死 左心室射血分数

2024

安徽医学
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安徽医学

CSTPCD
影响因子:1.123
ISSN:1000-0399
年,卷(期):2024.45(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