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参数MRI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直肠癌精准诊断分期生物学行为和疗效评估中应用进展

多参数MRI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直肠癌精准诊断分期生物学行为和疗效评估中应用进展

扫码查看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癌症中排第八位.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由于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在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及疗效评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常规形态学评估直肠癌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功能磁共振成像中的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以及合成磁共振成像(Sy MRI)等功能成像和分子影像技术可以无创性地揭示肿瘤组织内的细胞密集度和微血管生成、微循环灌注等信息,能间接地反映直肠癌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基于MRI的直肠癌评估创造了新的工具,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分析高通量影像数据,挖掘得出以往难以获得的肿瘤异质性信息,进而构建预测模型,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治疗效果等进行预测,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将MP-MRI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直肠癌精准诊断、分期、生物学行为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贾好东、董江宁

展开 >

201203 上海浦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影像医学科

230031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影像科

直肠癌 多参数磁共振 人工智能

2024

安徽医学
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安徽医学

CSTPCD
影响因子:1.123
ISSN:1000-0399
年,卷(期):2024.45(6)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