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肺炎支原体感染形成痰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形成痰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探讨儿童MPP形成支气管黏液痰栓(BMP)的危险因素及在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呼吸科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291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形成BMP,将患儿分为痰栓组(n=88)和对照组(n=203).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阿奇霉素的使用、激素应用及雾化治疗时间).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确定MPP患儿形成BMP的风险因素,并根据相关风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痰栓组的儿童年龄较大,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热峰较高,并且出现喘息症状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栓组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数、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总免疫球蛋白A、血清MP-DNA拷贝数水平较高,而前清蛋白(PA)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水平、LDH水平、PA水平是栓塞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MPP患儿发生痰栓的诊断标准为PA≤130.1 mg/L,CRP≥14.4 mg/L,LDH≥391.00 U/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0.931、0.872.结论 PA、CRP、LDH可作为MPP形成BMP的预测指标.

金龙、黄璇、黄超、罗明鑫、魏文

展开 >

230000 安徽合肥 安徽省儿童医院呼吸科

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痰栓 危险因素

2024

安徽医学
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安徽医学

CSTPCD
影响因子:1.123
ISSN:1000-0399
年,卷(期):202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