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语言新解——由"文不逮意"浅谈文学语言的超越

文学语言新解——由"文不逮意"浅谈文学语言的超越

扫码查看
语言虽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但它有时并不能完全表达人们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也就是自古以来学者们一直在讨论的言意之辨问题.陆机早在《文赋》中就提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一理论,道出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无奈和苦恼,但中国语言向来多义且模糊,而文学作品又多讲求含蓄内敛,这就使得言意矛盾成为必然.文学语言如何处理言意矛盾?古人早有应对之策.如采取立象、留白和修辞、陌生化等手法来创新表现形式,增加审美难度,延长审美时间,在审美距离中给人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不仅达到了对言意矛盾的消解,也构成了中国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韵味.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Language——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anscendence of Literary Language

吴迪迪

展开 >

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文不逮意 言意矛盾 文学语言 审美

2021-ZDJH-208

2021

安康学院学报
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0.171
ISSN:1674-0092
年,卷(期):2021.33(3)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