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落为"他者"的故国——形象学视域下《追风筝的人》中的阿富汗形象解读
落为"他者"的故国——形象学视域下《追风筝的人》中的阿富汗形象解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其勾勒出的故国阿富汗形象具有双重性:既是意识形态化的黑暗国度,又是乌托邦化的美好梦乡.这两种形象看似是对现实中阿富汗的客观反映,其实是身为注视者的胡赛尼对自身双重文化语境的主观化表达,是胡赛尼在西方权力秩序中潜意识地对美国形象进行自我认同而想象构建的"他者".但即使作为"他者",阿富汗在胡赛尼笔下依然是一个多维立体的故国,正是在这有温度的复杂他者形象中蕴藏着超越东西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迈向跨文化间性的可能.
外文标题:
The Homeland Seized by Otherness——An Interpretation of Afghanistan in The Kite Runn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ology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琛雯
展开 >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
形象学
阿富汗形象
他者
出版年:
2021
DOI:
10.16858/j.issn.1674-0092.2021.03.017
安康学院学报
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
0.171
ISSN:
1674-0092
年,卷(期):
2021.
33
(3)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