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由"合"趋"离":小学和赋关系的学理问题

由"合"趋"离":小学和赋关系的学理问题

扫码查看
小学和赋的关系,要在学问发端、识字为本.赋中博物取资,用字僻难,诚为知识的类聚,学问的展示.扬雄善用古奇之字,将赋比之"雕虫篆刻",着眼书体,实为小学和赋关系密切的彰显.自晋而下,用字率从简易,小学和赋由"合"趋"离".中唐以降,小学衰落,赋体式微,二者愈呈背离.章太炎提出"小学亡而赋不作",跳脱经学藩篱,视小学为一切学问之本,强调"字本位",立足革新致用,小学和赋变向回归,实际彻底分途.而至今日,文学和语言分道扬镳,这背后的学理问题在于:小学价值的消解、赋体文学的衰亡、本诸创作的漠视、文学观念的错位.

王飞阳

展开 >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小学 扬雄 章太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9ZDA249

2024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庆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25
ISSN:1003-4730
年,卷(期):2024.43(1)
  •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