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造林模式对1年生尾巨桉DH32-29生长效应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不同造林模式对1年生尾巨桉DH32-29生长效应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扫码查看
设置林耕带外沿种植(T1)、林耕带内侧种植(T2)和传统人工整地造林(CK)3种模式,研究机械开垦林耕带造林和传统造林对1年生尾巨桉DH32-29生长效应和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较CK的生长指标增益显著;T1和T2处理的人工林A层土壤(0~20 cm)透气度、渗水度,B层土壤(20~40 cm)和C层土壤(40~60 cm)的田间持水率均显著优于CK的各层土壤;各处理在A层土壤的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和B层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差异极显著,表现为CK>T2>T1;A、B层的全钾和A层的速效钾含量以T2最高,B、C层的速效钾含量以T1最高。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尾巨桉DH32-29单株材积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重要性排序,发现表层土壤的透气渗水性和中层土壤的持水性是尾巨桉DH32-29生长量积累的主控土壤理化因子。机械开垦林耕带造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了中层土壤持水性,提高了土壤生态功能,促进了尾巨桉DH32-29对养分的吸收,取得了比传统人工整地造林更高的生长效益。
Effects of Different Afforestation Patterns on Growth 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1-year-old Eucalyptus urophylla × E.grandis DH32-29

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DH32-29mechanical afforestation by cutting cultivation stripgrowth benefit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周启华、李书玲、林波、苏志瑜、庞伟灿、罗创福、莫继有、梁智勇、朱原立

展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广西 南宁 530032

柳州市神鹰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2

尾巨桉DH32-29 机械开垦林耕带造林 生长效益 土壤理化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筹经费林业科技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筹经费林业科技项目

桂林科研[2022ZC]第88号桂林科研[2022ZC]第87号

2024

桉树科技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桉树科技

CSTPCD
影响因子:0.838
ISSN:1674-3172
年,卷(期):2024.41(1)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