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混交模式对桉树生长特性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不同混交模式对桉树生长特性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巨尾桉纯林(CK)、巨尾桉×刨花润楠混交模式(T1)和巨尾桉×红锥混交模式(T2)3个处理的巨尾桉生长特性及灌木、草本层物种组成、重要值和多样性特征,以期为科学经营桉树混交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混交模式中,混交树种刨花润楠和红锥长势均较好;巨尾桉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显著高于纯林,但2个混交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CK、T1和T2林下植物分别有17科23属24种、18科24属25种和23科28属29种。3种造林模式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和群落均匀度(J)均高于草本层,灌木层中的茜草科、马鞭草科,草本层中的禾本科植物和蕨类植物种类及数量多。结合林分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标,T2可作为今后桉树混交林经营的参考模式。
Effects of Different Mixed Patterns 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Understory Plant Diversity of Eucalypt

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mixed patterngrowth characteristicplant diversity

刘鑫、黄兰清、苏立军、吴跃海、余玉珠、郭萍、任世奇、邓力

展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广西 钦州 53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2

巨尾桉 混交模式 生长特性 植物多样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筹经费林业科技项目

桂科AB23026010桂科AD20325008桂林科研[2022ZC]第97号

2024

桉树科技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桉树科技

CSTPCD
影响因子:0.838
ISSN:1674-3172
年,卷(期):2024.41(1)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