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间作黑麦草、自然生草和清耕3种方式对刺梨园进行地表管理,研究了不同地表管理方式对刺梨园0~40 cm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生草栽培可以调节土壤pH,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间作黑麦草较自然生草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有效氮含量(P<0.05),自然生草较间作黑麦草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钾含量(P<0.05).与清耕相比,2种生草方式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以及微生物总数(P<0.05).与清耕相比,生草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并且间作黑麦草对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作用大于自然生草.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质、全氮、全钾、有效氮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或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氮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或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或显著正相关(P<0.05).这说明2种生草栽培均可以改善刺梨园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