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密度对籽用西葫芦干物质、光合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密度对籽用西葫芦干物质、光合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籽用西葫芦"籽冠8号""籽冠A11""籽冠D5""瑞丰9号"为试材,每个品种设置3个密度3.00万、3.75万、4.50万株·hm-2,分别对品种的干物质量、果实性状、籽粒性状、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以期筛选出兼顾优良性状和高产的最适宜种植密度,为籽用西葫芦进一步规范化种植和高产高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品种的干物质量先增加,在密度Ⅱ3.75万株·hm-2时达到最大,分别为547.15、558.26、527.19、536.24 g·株-1,随后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品种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密度Ⅰ>密度Ⅱ>密度Ⅲ,各密度处理差异显著.随着密度的增加,品种的胞间CO2浓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密度Ⅲ>密度Ⅱ>密度工,各密度处理差异显著;密度对品种的果实性状和籽粒性状均没有显著影响;密度对品种产量影响有显著差异,密度Ⅱ3.75万株·hm-2时各品种产量最大分别为2161.08、2027.68、1907.62、2107.72 kg·hm-2.综上,短蔓品种选择"籽冠8号",长蔓品种选择"瑞丰9号",密度Ⅱ3.75万株·hm-2时品种的干物质、品质、光合特性和产量均达到较优水平.
Effects of Density on Dry Matter,Photosynthetic Traits and Yield of Zucchini

闫长伟、王建玉、段祥坤、王志鹏

展开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五家渠831300

密度 籽用西葫芦 干物质 光合性状 产量

2020CB009

2021

北方园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省园艺学会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编辑出版中心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6
ISSN:1001-0009
年,卷(期):2021.(14)
  • 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