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洲菊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非洲菊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扫码查看
以非洲菊根腐病发病植株为试材,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引起非洲菊根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了分离物对非洲菊的致病性,并通过形态学结合rDNA-ITS和TEF-1α序列的分子系统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期明确非洲菊根腐病的病原菌类型.结果 表明:从典型病根上共分离获得8株菌株,分别为FZJf 1-1、FZJf 1-2、FZJf 1-3、FZJf 2-1、FZJf 2-2、FZJf 2-3、FZJf 3-1和FZJf 3-2;8株菌株均能导致非洲菊幼苗出现典型的叶片枯萎和根腐症状,其中菌株FZJf 1-1和FZJf 1-3致病力最强,接种第3周植株开始发病,其次是菌株FZJf 2-1,接种第5周植株开始发病,其余菌株致病性较弱;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学特征鉴定出6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分别是FZJf 1-1、FZJf 1-2、FZJf 1-3、FZJf 2-1、FZJf 2-3和FZJf 3-2,1株为茄类镰刀菌(F.solani)FZJf 2-2,1株为层出镰刀菌(F.proli feratum) FZJf 3-1,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为优势病原菌,茄类镰刀菌(F.solani)和层出镰刀菌(F.proli.eratum)为弱势病原菌.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Pathogens Causing Gerbera Root Rot Disease

何海永、赵玳琳、谭清群、杨学辉、石乐娟

展开 >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非洲菊 根腐病 形态学鉴定 分子鉴定 致病性测定

黔科合服企 [2018]4004黔科合支撑 [2019]2313号黔科合支撑 [2020]4Y115号黔科合支撑 [2020]4Y114号

2021

北方园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省园艺学会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编辑出版中心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6
ISSN:1001-0009
年,卷(期):2021.(14)
  •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