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六种野生猕猴桃形态特征变异及其ITS序列分析

六种野生猕猴桃形态特征变异及其ITS序列分析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and ITS Sequence in Six Wild Kiwifruit Species

扫码查看
以贵州6种野生秣猴桃的26个居群为试材,采用形态特征调查与ITS序列比对分析,研究了6种野生猕猴桃的亲缘关系以及采集地点对猕猴桃形态特征变异的影响,以期为合理保护及开发利用野生猕猴桃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野生猕猴桃6个种的形态变异主要集中在叶柄长短、果实与节间距大小和质量性状特征上,主成分分析发现最大果长、最小果长、果实毛被、茎秆毛被、叶柄毛被、叶片正面毛被、叶片背面毛被、最大叶柄长、最小叶柄长、最大节间距和最小节间距是造成种间形态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聚类分析显示,野生猕猴桃种间与居群间的形态变异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其形态特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聚类分析和ITS序列分析显示,6种野生裤猴桃可分成2个类群,除硬毛猕猴桃外,其它5个种是一个单系类群.

kiwifruitmorphological variationcluster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ITS sequence analysis

郭丽娜、汪钦钦、韩世明、方玉梅

展开 >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

猕猴桃 形态变异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ITS序列分析

贵州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六盘水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黔科合基础[2019]1446号黔教技[2022]054号LPSSYKYJJ201704

2023

北方园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省园艺学会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编辑出版中心

北方园艺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6
ISSN:1001-0009
年,卷(期):2023.(13)
  •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