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从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在理性上对体育的认识程度和体育的观念、意识及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近十年来,青少年肥胖症的患病率急剧上升,视力不良,心理反应不良等身心疾病的发病人数均有所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学生的体育态度日趋消极和体育学习兴趣不强,从而使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日趋减少,学生每日体育活动量不足。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转变学生的体育态度,让学生日常在生活中自主自发地进行体育活动,这就成了体育课程改革重在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95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对95名大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态度进行评分,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总体来说大学生体质现状不容乐观,刚刚达到及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9。3%;(2)体育态度形成之后会对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及其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3)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有明显的相关性,体育行为与学生体质健康也具有正相关关系。建议:大学生应明确锻炼目标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合理选择锻炼内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