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现代大学与新质生产力双向赋能的实践逻辑
现代大学与新质生产力双向赋能的实践逻辑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大学是相互作用与相互支持的,这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必然且稳定的双向赋能实践逻辑。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大学发生系统性变革,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促进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引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变化;引发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的重构;改变大学教师的科研范式;促进现代大学治理的变革;引发现代大学教育体系的重构。反过来,现代大学通过促进劳动力再生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智慧支持;通过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塑就和形成新质生产力;通过变革知识生产与获得方式助力新质生产力。当前,我国大学赋能新质生产力可基于如下现实路向:进一步加大新质生产力相关理论研究;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改进和优化大学教师绩效考核与学术评价的制度设计;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社"五位一体协同培养创新体系建设。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周继良、夏凡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大学
人才培养
劳动力再生产
科学知识再生产
出版年:
2024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京市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北京教育(普教版)
影响因子:
0.044
ISSN:
1000-7997
年,卷(期):
202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