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NbS的北京市乔木林固碳能力分析

基于NbS的北京市乔木林固碳能力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乔木林生物质碳汇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的固碳潜力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不同的林业活动对乔木碳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数据,利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北京市乔木林碳储量,分析了2009-2014年北京市在森林转化、造林以及森林经营3种自然方案下碳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2009-2014年北京市森林面积净增长8.35×104 hm2,碳储量净增量约1.45×109 kg,年均碳固持量为0.29×109 kg/a.(2)2014年北京市人工林总碳储量高于天然林,且碳密度高于天然林.当前北京市森林龄级结构偏低龄化,随着森林的自然生长,仍有较大的碳固持潜力.在各个优势树种(组)中,人工杨树林的固碳效率尤为突出,远远高于其他优势树种.(3)山地森林活动强度较小,森林经营区域占比较大,城市森林变化剧烈,受造林与森林转化等措施影响较大.2009-2014年北京市由于森林转化为其他土地造成了1.06×109 kg的碳损失,造林带来了2.10×109 kg的碳固持,森林经营过程中有1.62×109 kg的碳固持与1.21×109 kg的碳损失,森林经营活动的总碳储量净增量0.41×109 kg,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带来1.17×109 kg的碳汇.[结论]增加乔木林的固碳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凭借较小的森林面积贡献较大的碳汇,是一种低成本且效果显著的增汇方案.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of Beijing arbor forest based on NbS

李宸宇、朱建华、张峰、李奇、田宇、肖文发、陈维强

展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

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北京 100013

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展开 >

森林碳储量 避免森林转化 造林 森林经营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5192020

202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37
ISSN:1000-1522
年,卷(期):2021.43(6)
  • 10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