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兴安岭双河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大兴安岭双河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植物多样性保护与良好林分结构是天然林保护的重要目标,明确林分个体大小、群落特征及乔灌草垂直结构对其变化的作用,将有助于基于林分结构调整来提升植物多样性.[方法]本文于2016年8-9月对我国最北端寒温带针叶林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乔灌草更新层个体大小特征、群落特征和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冗余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相结合解析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的耦合关系,排序影响多样性变化的最重要个体与群落特征指标.[结果](1)研究区域共记录9个树种,其中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的株数占全部树种的80%以上;灌木树种19种,其中越桔数量占灌木总量的93%;草本植物记录了74种,最优势植物小叶樟占全部草本数量15%;更新层以先锋树种白桦数量最多,占比60%.(2)双河自然保护区树木胸径和树高仅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半;双河自然保护区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都表现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在0.53~0.73之间,更新层物种丰富度较低,乔木和草本多样性较大兴安岭核心地区(呼中)高出50%左右.(3)借助冗余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群落特征、草本层对多样性的差异解释功能最大,而且更新层株高对多样性差异具有最大解释功能(P<0.05).[结论]双河自然保护区具有本区域较高的乔木和草本植物丰富度,但尚需要更长的保护时间来恢复森林质量,而通过调整林分结构是实现植物物种演替更新以达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huanghe Nature Reserve in Daxing'anling area of northeastern China

张喜亭、张建宇、李斯雯、仲召亮、胡晓光、王文杰

展开 >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黑龙江 塔河 165201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特征 耦合关系 冗余分析 方差分解分析

417306412572018AA19T201702

202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37
ISSN:1000-1522
年,卷(期):2021.43(7)
  • 5
  • 18